老年人夏天喝水悠著點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出汗較多,為保證生理機能正常運轉,必須飲用足量的水。老年人由于神經系統功能的退化,對身體缺水的敏感性降低,待感覺到口渴時,往往已嚴重缺水,因此老年人夏季要多喝水。但是,物極必反,老年人飲水若過快、過猛,就會對機體循環系統造成沖擊。
頭暈、頭痛、惡心、乏力———水喝多了也會“中毒”水約占人體體重的65%-70%,且總量相對穩定。人體的細胞膜是半透膜,水可以自由滲透,如果飲水過量,血液和組織間液中電解質的濃度就會降低,從而使大量的水滲透到細胞內,使細胞腫脹而發生水中毒。尤以腦細胞反應為快,一旦腦細胞水腫,顱內的壓力就會增高,導致頭昏腦脹、頭痛、嘔吐、乏力、視力模糊、嗜睡、呼吸減慢、心律減速,嚴重時則產生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發生水中毒時,血液中水分過多,血液中的氯化鈉濃度下降,出現衡釋性低血鈉,病人會出現全身肌肉疼痛和痙攣。
飲用水中適當添加鹽分———避免水中毒的有效措施要避免水中毒,必須掌握好喝水的技巧。一要及時補充鹽分,適當地喝一些淡鹽水,以補充人體大量排出的汗液帶走的無機鹽。在500毫升飲用水里加上1克鹽,適時飲用,這樣既可補充機體需要,同時也可防電解質紊亂。二要喝水少量多次。口渴時不能一次猛喝,應分多次喝,且每次飲用量少,以利于人體吸收。每次以100毫升-150毫升為宜,間隔時間為半個小時。三要避免喝“冰”水。夏季氣溫高,人的體溫也較高,喝下大量冷飲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疾病,最好不要喝5攝氏度以下的飲品。喝10攝氏度左右的淡鹽水比較科學。這樣既可降溫解渴,又不傷及腸胃,還能及時補充人體需要的鹽分。(上海市十醫院老年科副主任 殷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