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兩組啞鈴推舉致血管破裂又一個血的教訓!
啞鈴推舉這個動作其實本身并沒有什么問題,主要是因為患者工作需要經常面對電腦,頸椎本身就有問題,再加上舉啞鈴時突然發力、牽拉、姿勢不正等,導致了這樣的病情出現。
1.坐在一張肩部推舉機或多功能椅上,帶有靠背的就可以,手握兩只啞鈴,放在你的大腿上。使用大腿將啞鈴頂起幫助你將它們舉在肩部,一次一只。
2.旋轉手腕,使得掌心向前。 這是你的起始。當你呼氣時,將啞鈴推舉起來,直到頂點。暫停片刻后,緩慢的降回初始,同時吸氣。
運動的幽靈特別喜歡臥推,這是因為很多人為了提高臥推重量采取了很多的方法。如弓式發力,也就是挺起腰背。很多運動員肚子很大,再加上有意挺起,腹部的高度大大超過,這樣不僅能借助腰力,還能使杠鈴下降幅度盡可能減小,但是這使脊柱變成了一個非常的弧線,隨著腿部向下蹬,雙臂向上推,脊柱很容易像巖石的斷層一樣斷裂開來。
由于整個身體從腿部向頭部向下傾斜,而人又不習慣頭部下斜,總是自然地向上挺起脖子,這就使頸椎承受的壓力極大。通過對隨機抽取的100名臥推愛好者的檢查表明,高達62%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柱變形。
舉重運動員很少在硬拉時受傷,而其他項目的運動員在硬拉時所受的幾乎稱得上,包括脊柱脫節、斜方肌、肱二頭肌撕裂等。牽拉式動作比推式或蹲式更容易受傷,因為它將肌腱拉長,但這并不必然導致受傷。硬拉受傷的癥結在于沒有挺直背部。只要你挺直背部,發力部位會自然集中于腿部。
如果你像舉重運動員那樣屈腿硬拉,主要發力部位是股四頭肌;如果你挺直腿部,主要發力部位就是股二頭肌。但是一旦你弓起背部,脊柱就又呈現出一個的弧線,這時主要發力部位就轉移到腰背部,你的每一節脊椎都承受了極大的壓力。舉重行話把弓背硬拉叫做式練法,這是很有道理的。在挺直背部硬拉的時候受傷的情況并不多,但如果弓背硬拉,受傷只是遲早的問題。
真正導致深蹲受傷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一個是膝蓋內扣,另一個就是蹲不到位。大部分人深蹲的時候都會很注意收緊核心,將下背挺直,反而蹲下后起身力竭,有些人會不自主的將膝蓋內扣以獲得更大的支撐力,但這對膝蓋是性的,千萬千萬要注意!任何時候深蹲都不能膝蓋內扣并同時保持膝蓋和腳尖同方向。
在推舉大重量時,最容易受傷的往往不是肩部,而是腰部。因為隨著重量的增大,脊柱在沒有輔助支撐的情況下會自然彎曲,通常是向后彎,有些極端的情況下簡直有些像站立的臥推了。前面我們已經多次說過,在脊柱成為弧線的情況下,受傷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不過,推舉的情況比臥推更困難,因為沒有凳面的輔助支撐,大重量時脊柱彎曲幾乎是必然的。
解決方法是將重量控制在腰背能夠自然挺直的限度以內,可以使用舉重腰帶或深蹲背心腰背。
胸前推舉主要腰部,而頸后推很容易撕裂肩帶。舉重運動員的頸后挺動作和頸后推相似,受傷概率卻小得多,這是因為頸后挺是腿部主動發力,肩部只是輔助發力,實際負荷較小。而頸后推依靠肩部主動發力,肩關節拉伸的幅度比胸前推舉更大,脆弱的肩關節很難承受。越是動作幅度大的關節越不穩定,也越容易受傷。肩關節是人體全部關節中動作幅度最大的,也是最脆弱的。
胸前下拉的主要針對腰背部。很多人為了追求動作幅度,在下拉時向后彎曲身體,以便能夠將手柄拉到更低的。特別是重量大的時候,這種脊柱彎曲是自然而不可避免的。而正像前面說過的,哪里有脊柱彎曲,運動就會在哪里出現。解決方法是減小胸前下拉的動作幅度,脊柱不會向后彎曲。
對腰背的較小,對肩、肘的卻增大了很多。很多人為了拉起大重量,會稍微向前彎曲身體,因為動作幅度不大,腰背部一般不會受到太大,但這卻使肩部、肘部比整個軀干偏后了很多,處在一個極不自然的,這和頸后推相似。這個動作本來是設計來讓身體保持豎直的,但在大重量的情況下,上體和手臂幾乎總是呈現Y型。
在進行力量訓練時,不要一味的追求健身的效果,而忽視了自己的身體狀況,還有動作的正確性。很多動作做的越慢效果越好,切勿急躁。如果當你出現不適就應該立即停止訓練,進行相關檢查,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