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一男子參加活動返油卡活動油卡沒拿著反背了一身貸
近日,周口車主張明(化名)參加了一項推銷活動,參加活動還能返加油卡,兩年后還能得一臺車載電視。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讓他很失望,不僅沒返油,還背了一身貸款。河南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有這樣的人還不少。
2017年9月份,經人介紹,張明在周口參加了辦理車載平板電視活動,參加此項活動,只要每月定時往銀行卡打498元,就能返500元的油卡,而且還能送一臺車載電視。
看到周圍不少人都參加了,張明覺得還不錯,“反正也是加油,而且還期還能免費得到車載電視。”
于是,他在業務員的指導下,用手機下載了可可樂行公司的APP,進行注冊并辦理了一張銀行卡,“全程都有他們業務員在指導。”
注冊結束后,業務員給他了一張加油卡,并囑咐每月19日前后往銀行卡打498元,公司給其加油卡返500元油費,第二天,張先生的車被順利安裝了一臺車載平板電視。
“從今年2月份開始,就不返油了。”他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雖然他每個月定期給銀行卡打錢,但是對方卻一直沒給油,他覺得自己被騙了。
然而事情并沒結束,張明介紹說,沒過多久,可可樂行APP發來一則通知。根據其內容顯示,由于可可家里公司預期資金未到位,導致原定于2月26日的返油不能及時進行劃撥,表示歉意。
通知最后給出兩個方案供選擇,一種是根據后續資金到位情況進行劃撥,但是返油總額和最終期限不變,另外一種是贈送一款車載設備,沖抵剩余待還款資金。
沒過多久,可可樂行APP再次發一則通知,原定于36月客戶還款由可可家里金賬戶代償事宜未能執行,希望客戶及時還款,以免影響個人征信。
此時,車主才得知自己個人信息被使用并進行了貸款,此后,對方又發信息催促及時往銀行卡打錢,否則會影響到個人征信。“我們并不知道自己貸款了。”張明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有車主去銀行辦理業務時,發現自己的征信出現異常。
像張明一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僅僅他能聯系到的就有七十余名者。
其實,覺得自己被騙的不止車主,還有代理商,來自開封的一名代理商田先生也是中的一員。
“當時看到這個產品,不花錢還能免費安裝電視,覺得人多了可以做廣告獲利。”他表示,自己交的加盟費和金等開支達40余萬元,目前,自己也在。
他介紹說,該項業務是晉商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可可家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做的活動。“在APP平臺上注冊貸款,可可家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給車主返油,車主需要給晉商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打錢。”
如今,可可家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不給車主返油了,自己作為開封的代理商夾在中間,也是很為難,不僅自己沒賺到錢,而且還找來很多車主的追問。
田先生透露,車主線上認證,從晉商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貸款9999元,“9999元加上利息是給了可可家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因此車主每個月給他們打錢,后者給車主返油,注冊都是在線上進行的。”他接著說,每個車主自己下載APP,用手機號綁定,注冊的時候,會有一個鏈接,顯示:你是否貸款9999元,用于購買可可家里公司車載娛樂產品。如果不想直接購買,可以采取分期付款購買,就是返油活動。
隨后,河南商報記者聯系到晉商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對方表示不還錢會影響個人征信,走法律程序。
“每個月得還款跟油沒關系,是分期購買了個設備,油是買設備附加給你的一項服務。”對方表示,每個月還錢是車載平板電視的分期,都簽的有合同和電話錄音,“我們是根據客戶授權才放款,放款前還會給客戶打電話進行核實,確認分期后才放款,可能有些客戶時間久了就不記得了。”
河南商報記者電話聯系可可家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以及客服電話一直無法接通。
對于張明和其他車主的,河南商報記者也咨詢了河南予瑞律師事務所李華陽律師。
”對方通過線下業務員的宣傳,以返石油卡和車載電視為誘餌,向不特定的人推銷辦理車載電視活動,并以次獲得大量資金,具有非法集資的嫌疑,警方應當及時介入,并進行調查以人民的財產安全。另外,晉商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應當與貸款人身份核實清楚。“李華陽提醒說,車主在遇到這種問題時,應當注意保留,及時向等有關部門報案,以自己的。
針對社會上出現的套貸,李華陽表示,首先,有關部門應當對其資質進行嚴格審查,對其行為進行監督,盡到自己的監管責任,發現問題應當積極及時處理;其次,作為個人,應當“天上不會掉餡兒餅”,不要為一些蠅頭小利沖昏了頭腦,凡事要多留一個心眼兒,遇到問題時應當及時求助于有關機關以自己的。
各類貸款頻出,騙子手段層出不窮,出現所謂“零首付、不要錢”的,讓很多者背上高額貸款,河南商報記者也為你梳理了常見的幾類,希望加強。
貸款機構在學生貼廣告,說不需要任何手續即可快速貸款消費,當事人借貸后,會立即掉入網絡借貸陷阱,短期內產生巨額利息,并遭到借貸方以、等手段催收債務,當無力時就會做出極端行為。
騙子公司網上發布招聘信息,吸引一些女生來應聘工作,但在形象上需要提高需要美容,讓應聘者先網貸出這一筆錢,以后公司會逐月報銷。“免費美容還能貸款”的,應聘者稀里糊涂地借了美容貸。近些年從事醫美分期的貸款平臺多了起來,整形美容機構通過與之合作,為消費者提供分期貸款業務,從中牟利。
主要對于找工作人群,先交費培訓后就業,以提供高薪工作崗位為誘餌,在面試中讓應聘者以低壓力分期還款的方式,貸款接受高價培訓。公司從網貸平臺得到學費,但培訓質量卻難有,而且部分求職者在接受培訓后,公司并未按照承諾為其安排滿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