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一男子照顧癱妻20年 相濡以沫共赴風雨
中新網邢臺9月8日電 (張鵬翔 李鐵錘 翟立華)“20年里,我大小手術做了8次,先后住院17次,已記不清往醫院跑了多少回。外面是巨額外債、家里是瑣事不斷,面對這些風雨,作新從來沒有埋怨過一聲,他一邊照顧我,還一邊參加社區公益勞動,我真是虧欠他太多了。”邢臺經濟開發區西樓下村村民董淑珍說。
1975年,在某部隊服役的任作新把漂亮能干的董淑珍娶進了家。復員后的小兩口做起了豆芽生意,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很快了富裕。20年前的一天,倆人正在豆芽池旁邊忙活,放滿水的池子忽然之間倒塌。一聲,董淑珍的左腿被砸,人當時就暈了過去。經過醫院及時救治,保住了生命,但是左腿卻因粉碎性骨折無愈。這一場大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欠下了外債,左腿的傷痛導致董淑珍骨髓炎不時發作,住院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
在手術后5年的一天,董淑珍忽然頭疼難忍,緊急送往醫院后被確診為腦出血,導致右半身癱瘓。“那是我這輩子最難熬的一段時間。”任作新說。由于身體原因妻子的甲狀腺出現問題,需要全部切除。這次手術,讓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就在這時候,他們的養子被查出患上腦瘤,幾經努力也沒能喚回那年輕的生命。養子的去世更是給了這個家庭一個重創,此時的任作新負債累累,癱瘓的妻子則是整天以淚洗面。任作新拉著妻子的手真情安慰的說:“淑珍不要失望,后半輩子我就是你的腿。”
身背著十幾萬元的外債,任作新沒有埋怨過生活給予他的這些,他每天帶著妻子學走,兩個女兒幫著挪動媽媽的腿,就這樣在一家人一點一點地努力下,董淑珍慢慢振作起來。任作新開始一心一意地在家里照顧妻子和兩個女兒上學。他蹬著三輪車拉著妻子去七里河邊看風景,用輪椅推著她去村里和村民們嘮家常,妻子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起來。
隨著兩個女兒的出嫁,家里的日子也逐漸有所改善。為了減輕老伴兒的負擔,董淑珍努力地學著走,經過不斷的努力,她已經能拄著拐杖向前走幾步了。有一次,她自己想多走幾步,結果摔了個大跟頭,磕了個大包。此后,任作新沒事基本不出門。即使有事,也是出去半個小時,就馬上回家看看妻子。
“在老任臉上你找不到一絲家有病人的悲苦,他始終是笑呵呵的樣子。他每天把老伴兒停當,洗衣服、做飯、帶著老伴兒去外面兜圈兒,其它的時間里,他就是參加村里的公益勞動。鄉親們家里的水管和電線出了問題總是第一個想起之前當過電工的任作新。”鄰居柴玉文說。
“每每村里有義務勞動,任作新總是第一個參加。清理街道、掃雪,他干得最快。義務幫助村民干活,他總是沖在最前面。在20年的時間里,他經常為鄉親們義務修理水管、電線月初,任作新和董淑珍被我們西樓下村評為‘好夫妻’成為我們村民的學習的楷模。”西樓下村支書任立敏說。
“兩人既然成了夫妻,就應該互相鼓勵著、扶持著走下去。幾十年來,我們夫妻經歷了太多,但是我們相濡以沫,盡管生活捉禁見肘,我們會風雨兼程一前行。”任作新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