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收益開始下滑 房地產信托監管趨嚴了
產品收益開始下滑,客戶心態變謹慎
房地產信托監管趨嚴了
一邊是搶不到額度,一邊已經有客戶慎重購買地產類信托。經歷了一季度的紅火之后,信托目前呈現出收益率下行、地產信托監管趨嚴的態勢,業內人士認為,傳統房地產信托業務短期內不可能會萎縮,當前投資者對信托的產品選擇應更加謹慎,風險因素應是首要的考量。
產品收益或將逐步下行
大概率會跌破8%
“年初還經常能看到9.8%以上的產品,現在9.5%以上的也很少見了。”金華的葉女士這幾年都持有信托理財產品,從之前的10%以上,到近期購買的一款8.3%預期收益的地產信托產品,她粗粗一算,同樣買300萬元產品,一年利息相差了5萬多元。
用益信托數據顯示,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自3月份達到階段性的高點后,連續兩個月保持穩步下行的走勢,5月集合信托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8.20%,較前一個月下降0.08個百分點。
從近期趨勢來看,信托產品收益率將逐步下行,已成為業內普遍的觀點。相關人士表示:一是央行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機構資金的流動性逐步加強,從而影響社會平均融資成本持續走低;二是部分企業融資需求收縮,且企業融資渠道多樣化趨勢明顯,進一步拉低集合產品的平均收益。
用益研究員帥國讓告訴記者,預計2019年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年收益將總體呈現下降態勢,大概率會跌破8%的收益率,但不會降至7%以下。
地產信托依然賣得俏
客戶心態開始趨謹慎
在收益率下行的同時,客戶的心態也有微妙變化。
近期,有關安信信托超百億產品逾期的消息在朋友圈中廣泛傳播,杭州的信托投資者王先生最近有點不淡定,盡管他并沒有購買安信信托的產品,但本來計劃在本月底購買一家中字頭信托公司的地產類信托,昨天他專門來到錢江新城,與該信托理財經理面對面交流,并最終表示“打算觀望一段時間再說”。
“最近確實有客戶關注類似的問題,不過話說回來,我們的地產信托產品都賣得很快,額度不預約都搶不到。”該信托公司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
記者走訪了杭城多家信托公司,發現該現象并非個例。一家本土信托公司的銷售經理透露,安信信托逾期的消息確實對一些客戶心理產生了影響,但最近的產品銷售未受影響,一直是秒殺狀態。另一家上市信托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相對來說,客戶有關注風險,但目前地產類信托產品都需要及早預約額度,否則根本買不到”。
第三方平臺的資深信托研究員認為:一方面,在其他融資渠道受限條件下,信托是房企重要的融資渠道;另一方面,房地產信托作為信托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并且經過多年的發展,信托公司已形成相對成熟的運作模式,因此,在信托創新業務的運作模式及盈利能力有待市場檢驗下,傳統房地產信托業務短期內不可能會萎縮。
房地產信托監管趨嚴
買產品先考量風險因素
不過,近期市場監管正趨嚴也是不爭的事實。在杭城資深金融從業人員戴先生看來,今后購買產品時,要更加謹慎對待每一個信托產品的底層資產。
實際上,從今年信托機構的罰單來看,房地產業務成為違法違規的重點領域之一,截至目前,已受罰的9家違規信托公司中,有3家涉及房地產業務。而就在近期,監管進一步加碼。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簡稱“23號文”),對信托公司開展房地產業務進一步嚴格規范。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一位教授認為,23號文的出臺,將會對信托公司開展房地產信托業務產生一定影響,進一步提高信托公司對選擇房企的門檻。事實上5月份房地產信托規模應聲回落,當月房地產類集合信托成立規模為470.95億元,環比下降17.73%。
“在監管趨嚴、企業違約產品增多等背景下,當前,投資者對信托的產品選擇應更加謹慎,風險是首要的考量,其次才是收益率、信托公司過往的產品違約及處置情況等。”帥國讓建議。 本報記者 吳恩慧
吳恩慧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