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專供”應保證用戶知情權
一箱同品牌的紙巾網店售價便宜一二十元?一件同品牌同款服裝網店售價是實體店的一半?一款看似一樣的電視機線上線下價格相差千元?有不少消費者反映,網上搜到同品牌同款商品的價格雖然便宜不少,但收到貨后卻與實體店有差距,不少商品實為品牌的“電商專供”款。
為了避免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利潤互搏,不少廠家生產專供電商渠道銷售的“專供款”早已成為一種常態做法。按理說,作為一種銷售策略,這樣做似乎也沒有什么不妥,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在電商領域,各大電商平臺、各路網絡商家之間更容易掀起價格戰,同時網購的消費者也更喜歡在各個平臺和商家之間比價,因而為了在價格上取得競爭優勢,廠家就只能想方設法壓低產品的生產成本,于是“電商專供”產品就有了市場。
實際上,“電商專供”產品只要符合國家相關生產標準,并不屬于假冒偽劣產品,也并不違法違規,但要充分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一方面應引導和督促生產廠家、商家通過各種方式確保“電商專供”商品有明確的標識,以供消費者根據自身情況作出選擇;另一方面消費者應秉持必要的消費理性,既不要被電商產品的低價迷了眼,也不要被各路電商頻頻掀起的價格戰裹挾進去無法自拔,買回一大堆價低質劣、價值不高的商品。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