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之我見
學前期兒童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生長發育迅速,然而身體尚未發育完善,適應的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不足,容易受各種疾病因素的干擾,從而影響幼兒的身體健康。所以,了解幼兒健康,供給幼兒全面合理的營養,加強體格鍛煉,落實扎實有效的防病措施等,是提高幼兒健康水平的重要環節,也是幼兒園工作的重點。
幼兒園新《綱要》指出:衛生保健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要幼兒身體健康,也要幼兒心理健康。關心和注重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我們的首要職責。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每一位家長,也是每一位教師最大的快樂,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正是達成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
平時,注重加強幼兒體育鍛煉,利用周圍中一切有利的自然因素,結合季節特點開展各項體育活動,以幼兒每天戶外活動不少于二小時,戶外體育活動不少于一小時,以及平時在室內注意開窗通風,室內空氣清新潔凈,這些都顯得尤為重要。
新生入園前,向家長發出一份“新生情況調查表”。通過調查,初步掌握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無慢性疾病或傳染病等。同時對幼兒的飲食、午睡、大小便習慣及服務能力也進行了解。因此,入園后哪些幼兒食欲差,誰有偏食挑食習慣,我們都做到心中有數。在日常生活中有針對性的重點,如逢到季節變化,首先想到哪些孩子應加衣服;班內有傳染病發生時,首先提醒易感幼兒家長對孩子多注意,及時隔離。
嚴格執行晨檢制度,熱情接待每一位幼兒,使幼兒從開學初對醫生的到以后的親和。晨檢時注重“看”“摸”“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確保每天出入園的幼兒身體健康。從孩子的神色、臉色和情緒中判斷是否有不適之處。常常有一些不易被家長重視的現象,卻是在晨檢中發現的。如我園大班的一位小朋友早晨入園時,通過晨檢發現她起了一層小紅疙瘩,家長認為是痱子,而我們認為是風疹的癥狀,提醒家長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經醫生診斷的確是風疹。
我們還應重視幼兒的心理保健。晨間檢查是接待孩子來園的第一窗口,因此我們在每位幼兒到來時總是主動招呼,熱情問好,給孩子及家長的第一個印象是親切愉快的。保健工作的認真細致,保健老師對孩子的關心愛護,促使家長對我們的晨檢工作非常重視與支持。
幼兒園要始終制管理,經常組織全體職工學習各項衛生保健的規章制度,定期召開由園領導、炊事員、保教人員及家長組成的膳管會會議。做到個個職責明確、各司其職。平時注重隨即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要嚴格執行衛生制度,每天一掃三拖,每周一次大掃除;嚴格執行消毒制度,做好日常消毒和防病隔離工作。在春季傳染病多發季節,嚴格采取隔離消毒措施,被褥一周曬一次,一個月清洗一次。對班上老師、保育老師進行生活方面到位情況的檢查(如:分餐時有無戴口罩等)。這樣可以使老師、幼兒都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此外,還應注重加強食堂管理,挑選新鮮的葷、素菜,每天過秤檢查,發現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及時退換。采購食品,要按照國家有關進行索證,不買、不加工或使用腐爛變質和感官性狀異常的食物及其原料,買來的熟食要加熱處理后再吃,預防食物中毒及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保健工作除了需要幼兒園教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通過雙方的共同協作,建立起一個安全屏障,促進幼兒健康成長。不少家長在養育孩子時片面追求營養,致使孩子高蛋白攝入過多。還有的家長讓孩子吃得過精過細,粗糧及粗纖維食物幾乎不讓孩子吃。長此以往,造成孩子牙齒發育不健全,亦形成許多偏食、挑食、少食的習慣。針對上述情況,我們每月應定期出版“保健衛生”專欄,向家長宣傳合理營養、科學養育的知識,以及各種小兒常見疾病的癥狀及護理法,日常生活中衛生保健小常識等,并請兒童醫院醫生來園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的知識。
- 標簽:幼兒園衛生保健的內容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