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排毒 喝淡鹽水沒啥用
似乎每年春季,關于保健的常識都會鋪天蓋地而來,也許是,也許是談資,微信朋友圈里爭相的一些“養生秘方”好多竟被“眾口鑠金”,潛移默化中被人們認可并接受,如“一天要喝8杯水”,如“晨起喝淡鹽水可排毒”,如“多吃醋泡黑豆、花生、姜,保你一生不生病”……這些養生傳言究竟是真是假?專家在此一一解讀,2015年的這個愚人節,別讓這些保健傳言“愚”了您的健康。 鄭州晚報記者 蔣曉蕾
一到春季,肝火旺,甜味食品能夠增強脾胃之氣,有益健康。因此,春季飲食多食大棗,坊間不是也有“每天吃仨棗,一輩子不顯老”之說嘛。
專家解讀:國家二級營養師峰指出,不光春季,一年進補吃棗都有利。但大棗不好消化,不主張多吃。這是因為,大棗不但水分含量低,僅為67%(其他常見水果多為80%~90%);而且膳食纖維含量高,為1.9%,明顯高于其他常見水果(比如葡萄平均為0.4%、蘋果平均為1.2%)。膳食纖維(尤其是不可溶的纖維素)在胃和小腸中不能被消化,一次攝入量大時會造成胃腸不適。這就是主張大棗不要多吃的原因。不過,不同的人胃黏膜的厚度及對某些刺激性物質的耐受力不一樣。所以,吃多少大棗合適(是吃3粒還是吃30粒)因人而異,并沒有一個確切的限量。
羊年開春,許多養生達人都在嘗試一種新的排毒法—每天早上起床后空腹一口氣喝下500ml毫升淡鹽水。早起喝淡鹽水的這一養生方法,在網上也被瘋傳。
專家解讀:早晨起床后就空腹喝鹽開水,有可能導致血壓升高,有一定的健康風險。在正常生理情況下,人體對鹽的需求量很小,每日僅需4~6克,日常飲食完全可以滿足。只有在大量出汗或有其他特殊需要的情況下,才有必要飲用淡鹽水。有時為了口腔消毒,或緩解咽喉腫痛時,用淡鹽水漱口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這些與飲用淡鹽水不是一回事,因此晨起空腹喝淡鹽水也一樣沒有必要。
相反,對高血壓病人或伴有高血壓的其他疾病患者(如糖尿病等)來說,增加鹽的攝入量還可能增高血壓,導致病情波動。
醋泡黑豆、醋泡花生、醋泡姜,一次不用多吃,兩三顆(片)就可以了,對心臟、血液、脾胃等有各種神奇的效果,但要食用才有效,能保一生不生病。
專家解讀:楊旭峰表示,醋本身的確是好東西,沒什么熱量,不長肉,能促進消化,一些維生素不被。此外,還有殺菌作用,尤其是天氣越來越暖,在家中的涼拌菜適當放些醋對身體有益。但醋的好處在很多養生傳言中被夸大。比如認為醋對美容、降血壓、治療冠心病有作用,認為醋能減肥等,這些說法都有夸大成分。醋泡黑豆肯定是個很好的吃法,但是不可能有這么大的好處,夸大了醋的作用。
最近一則“大白菜排毒法”頗為流行,大白菜(以葉為主)加水煮,不加油鹽,可適量放少許辣椒或是去皮生姜,白菜要煮得爛一點。每天肚子餓了就吃,連吃3天,不吃別的。第三天除了吃白菜葉可再喝些白菜湯。如此21天以上的人,會排出五種顏色的大便,便是把五臟里的毒都排清了。
專家解讀:大白菜的確含有豐富的粗纖維和維生素,能潤腸通便、幫助消化。但以此為主食、不加油鹽會造體含鈉量過低、四肢無力。正這樣吃幾天后,人體內就會因缺鹽造成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發生食欲不振、四肢無力、暈眩等現象。嚴重時還會出現厭食、惡心、、心率加速、肌肉痙攣、視力模糊等癥狀。這樣一來,人很可能會“癱”在床上不能動彈。而且,中國傳統醫學認為“白菜性微涼”,脾胃虛寒者多吃白菜易引起惡心、腹痛、干嘔等胃腸不適。
“春季感冒多發,放一顆洋蔥在房間內可有效防感冒”的保健常識在朋友圈里被頻頻轉發,據稱是因為洋蔥能吸附空氣中的病菌,可“預防感冒”。
專家解讀:擺放不管用。鄭州市中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樹凡表示,“僅靠洋蔥散發的氣味根本無法抵抗細菌和病毒”。他解釋,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冠狀病毒等引起,免疫力正常的人經對癥治療,一周左右能痊愈。把洋蔥擺放在家里,除了聞點氣味之外,起不到防病作用。
吃洋蔥倒是能增強身體抵抗力,有防感冒功效。這是因為洋蔥味辣、性微溫,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同時,洋蔥還有抗老化、降血糖、助消化及清血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