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一封信幼兒園孩子冬季穿衣保暖的溫馨提示
冬季寶寶最容易感冒了,其中很大原因是由于穿衣不當引起的,親愛的家長們,今天和您分享冬季寶寶穿衣指南,還有一些冬季保健常識,請您多加注意,預防孩子冬季感冒。
1、小寶寶的體溫調節功能尚不健全,需要溫度變化的不斷刺激。入秋時,如果寶寶穿衣過多,會影響皮膚散熱,降低調節散熱和抵御低溫的能力。
2、其實媽媽就是寶寶穿衣的最好衡量標準。當媽媽與寶寶穿一樣厚薄衣服,時不感到冷,那寶寶就感覺正好合適。
1、關注天氣預報,及時了解天氣變化,是媽媽每天的功課。如果天氣跟前一天沒有大的變化,就不要輕易給寶寶添加衣服。
2、給寶寶穿多少衣服最好在早晨起床時決定,因為早晨穿得多,到感覺熱時再脫下,容易使寶寶感冒。
隨著氣候的變化,給小兒的増減衣服要及時適量。寶寶舒適的外在溫度是26℃,我們把衣服的類型和保暖溫度做個大致歸類,根據“穿衣溫度=26℃-室溫”的公式,媽媽就可以隨時掌握寶寶的穿衣了。
1、較厚羽絨服相當于9℃,薄款羽絨服是6℃,稍厚彈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
2、如今天的溫度為22℃,則穿衣溫度=26-22=4=1+3=2+2,那么給孩子穿一件薄棉毛衫(1℃)+一件抓絨衣服或薄外套(3℃)就可以即可。或者兩件厚棉毛衫即可。
給寶寶穿衣服,要保持頭部散熱,頭部過暖反而會令寶寶心煩頭暈;衣服不要穿太多,以不妨礙寶寶活動為前提。
1、媽媽可以隨時摸寶寶的手,如果手上的溫度適中而頸背又沒有汗的,說明寶寶穿的衣服量適中。
2、查看寶寶穿衣是否合適,只要“三暖一涼”就可以,一是手暖、二是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涼。
肚暖:保持肚暖即是脾胃,當冷空氣直接刺激腹部,就會肚子痛,從而損傷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穩定地運轉,影響到正常的消化吸收。
足暖:腳部是經穴交會之處,皮膚神經末梢豐富,是對最為的地方。孩子的手腳保持溫暖,才能身體適應氣候的變化。
頭涼: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經由體表散發的熱量,有1/3是由頭部發散,如果頭部捂得嚴嚴實實,反而不利于體熱蒸發,特別是當孩子發燒時,更不可捂住頭部。
由于季節交換時,強對流天氣多,雨水充沛,衣服經常曬不干。所以媽咪最好把寶寶的衣物放在隔潮的袋子里儲存。給寶寶穿之前,最好用吹風機的熱風把衣服、帽子、鞋都吹干、吹熱再給寶貝穿。
早晚較涼時避免寶貝的頭部受涼,特別是小寶寶,囟門尚未閉合,頭頂部非常薄弱,更易受涼而引起傷風感冒。
冬季空氣中的靜電稍有增大,所以媽咪應注意給寶寶穿著易吸汗、透氣性好、靜電小的棉質衣物,以免刺激寶寶嬌嫩的皮膚。
大量事實表明,參加戶外活動的兒童患感冒的機會明顯少于戶外活動少的孩子,其身體素質更能適應并抵抗寒冷的天氣。
吃好早餐,體內產生足夠的熱量可增加御寒能力。每天吃好早餐準時送孩子來園。或者按時送孩子入園吃早餐。
幼兒園飲食都是由保健醫精心挑選并科學合理搭配而成,能夠補充幼兒身體所需營養。
孩子吃食物之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凈。大人給孩子食物吃,也不要赤手拿,經食物感冒。
室內外溫度變化大,可增加兒童患感冒的機會。 注意室內的通風很重要,白天要注意開窗通氣,空氣流通不容易感冒。
孩子的房間一定得開窗通風,父母不要怕孩子吹風就會著涼,閉塞房間中的空氣對孩子的健康更不利。
孩子著涼受寒之后,應該馬上到暖和的房間或床上暖和一會兒,同時喝些熱水、熱湯或牛奶,如能喝些姜湯則更好。
家里有人感冒,應不準病人與孩子直接接觸,特別不能面對面坐著,不可同床睡覺。
讓幼兒了解預防感冒的知識,讓孩子懂得預防感冒的基本常識,如:出汗后不要立即服、不要吹空調,多運動,雨天不要淋雨等。
據研究,患有扁桃體炎、支氣管炎、鼻炎等慢性上呼吸道炎癥的兒童,比一般兒童更容易患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