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幼兒園保健室保健員不具開藥資格
近日,陜西、、湖北、等多地相繼爆出幼兒園給幼兒喂“病毒靈”或板藍根的消息,令不少家長憂心忡忡。昨日,廣州市教育局和廣州市衛生局已聯合發出通知,就幼兒園的自查排查的內容列出“清單”,并啟動拉網式排查。
筆者昨日從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獲悉,從該院醫生接診情況看,絕大多數幼兒家長帶孩子就診時會要求醫生注明用藥的時間和劑量,因為幼兒園方面稱有醫囑才給孩子服藥,操作較為規范。不過專家也提醒,廣州幼兒園保健室的保健員并不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給孩子開藥,提醒家長注意。
在“集體喂藥”事件爆光后,幼兒園“醫生”有無開藥資格成為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廣州市婦兒中心兒童保健部兒童保健科主任林穗方負責廣州地區集體兒童保健以及保健醫生的培訓工作。她表示,是否有開藥資格可根據幼兒園設立的是衛生室還是保健室來判斷,“如果衛生室,說明是已在衛生局辦理注冊登記的醫療機構,這里的醫生具有執業醫師資格,可以開藥;如果設在幼兒園內的只是保健室,保健員則不具備給幼兒開藥的資格,只能進行日常保健管理和宣傳。”
林穗方坦言,目前廣州市約有幼兒園2000家,其中99%配備的是保健員,并不具備執業醫師資格,自然也不能給幼兒開藥。
日前,廣州市教育局和廣州市衛生局已聯合發出通知,并啟動群體服藥拉網式排查。盡管結果還未發布,不過結合接診經歷,廣州市婦兒中心負責散居兒童保健工作的兒童保健科主任譚美珍表示,大多數家長表示,孩子生病需要在幼兒園喂藥,工作人員都會讓他們提供病歷,并詳細注明用藥的時間和劑量等醫囑,此外還要填寫藥品接收登記單,流程較為規范。
就多地發生的給幼兒喂“病毒靈”或板藍根等藥物的事件,廣州市婦兒中心藥學部主任藥師何艷玲認為,讓孩子服用“病毒靈”這類早已被市場淘汰的藥物反映出相關幼兒園保健員知識老化,“病毒靈沒被納入基本藥物目錄中,這說明從經濟、療效、可靠性、毒副作用等角度考慮,它是不被推薦的,這是我們大概在20年前用的老藥了。”
也正因如此,在此次排查行動中,衛生保健人員上崗前是否接受過當地婦幼保健機構組織的衛生保健專業知識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衛生部門認可的培訓證書,也是排查的內容之一。
據林穗方介紹,根據,婦幼保健機構如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承擔了托幼機構衛生保健人員專業培訓的職能,衛生保健人員上崗前要在此接受衛生保健基礎業務知識培訓和急救技術的培訓,考試通過才能上崗;在崗人員每三年還要進行一次崗位培訓,鞏固和提高專業技能,了解新的和知識。
據悉,廣州市婦兒中心每年培訓約800名新上崗保健人員。不過,林穗方也坦言,由于工資低,他們流動性很高,“一些非公辦的幼兒園保健人員變動更快,所以可能在執行相關時做得不夠規范;還有一些幼兒園受經費影響,在幼兒的飲食營養方面做得不夠到位。”
廣州天氣濕熱,很多市民有喝涼茶的習慣。但根據廣州市教育局和廣州市衛生局的通知,是否群體服用涼茶也是排查內容之一。
對此,何艷玲表示,目前對群體服用涼茶并沒有明確的管理要求,但因為幼兒個體差異大,不幼兒園喂孩子喝涼茶,“涼茶性味寒涼,對一些胃腸較弱的孩子而言是不可以長期飲用的;而長期服用板藍根這類預防性藥物,也會產生副作用。其實對感冒而言,唯一可以預防的辦法就是打疫苗,但是病毒是不斷變化的,疫苗也不能預防所有病毒。”
何艷玲表示,若要提高孩子免疫力,預防感冒,從根本上說,幼兒園可從引導他們積極參加鍛煉等方面入手。
為進一步推動廣東省大學生深入學習《習總系列重要講線年版),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廣東省委宣傳部、南方網決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中開展理政新新思想新戰略知識競賽活動。
- 標簽:幼兒園保健室布置圖片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