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秋冬季傳染病
流行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通過空氣飛沫,具有高度的傳染性。流感不同于普通的感冒。本病多發(fā)于秋冬季,人群普遍易感。由于流感是病毒性傳染病,因此預防措施非常重要。
主要預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每天開窗通風次數,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在流感高發(fā)期,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渾濁的場所。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以發(fā)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柯氏斑在口腔兩側頰粘膜靠第一磨牙處的灰白色小點,繞以紅暈)及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為主要表現。任何年齡均可感染麻疹,過去一般以8個月到5歲發(fā)病率最高,且每隔2~3年有一次大流行。麻疹任何季節(jié)均可發(fā)病,以冬春季發(fā)病最多。
冬季和春季是此病的高發(fā)期,兩歲以上的寶媽們要注意了,因為此年齡段的幼兒身體素質較弱。這種疾病傳染性比較強,所以在幼兒園等公共場所容易出現爆發(fā)性流行。寶媽們如果發(fā)現孩子出現發(fā)燒、頭痛以及食欲不振的情況或是出現腮腺腫脹的癥狀,就要注意了。在飲食方面,應讓幼兒吃類似粥的半流質食物,并在飯后督促幼兒及時漱口,保持口腔內的清潔有利于腮腺腫脹的狀況盡快消退。
猩紅熱可能聽說的人比較少一點。這也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幼兒在得了這個疾病后,會出現舌頭腫脹的癥狀,并伴有惡心,焦躁不安,發(fā)熱等癥狀。幼兒得了猩紅熱后,寶媽們最好采取隔離的措施:將幼兒餐具與其他家庭的分開,以免造成傳染。其次就是一定要注意屋內的空氣流通。還有一定要將幼兒的指甲剪短,防止幼兒因抓撓皮疹造成二次感染。有心的寶媽們可以在幼兒房內放置一個加濕器,有助于緩解幼兒喉嚨疼痛的癥狀。
眼下正是柿子扎堆上市的季節(jié),素有“最甜的金果子”之稱的它,營養(yǎng)價值極高,潤肺生津,降血壓軟化血管,養(yǎng)身效果多。要注意的是,買回家的柿子一定要洗干凈,并去除外皮。即使不澀的柿子,表面仍有大量的鞣酸,可能會形成胃柿石,導致消化道梗阻。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這個時節(jié)被霜凍過的蘿卜堪比參,不但能補充人體水分,幫助消化,對傷風感冒,咳嗽多痰等病癥有改善作用。蘿卜的烹飪方法百變花樣,蘿卜和肉類搭配,因為這樣不但去油解膩,蘿卜吸收了肉香口感也更好了。
栗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對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等疾病,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栗子的食用方法也很多,加水熬湯,煮粥吃都可以起到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的作用,但要注意不能吃太多,否則會消化不良。
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凍著,天氣一涼,就不讓小兒出屋,小兒呼吸道長期不接受空氣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鍛煉,接觸了感冒病人后,因對病原菌抵抗力差,很易患病。所以,應該讓小兒做戶外活動,天氣冷可選擇太陽光充足、風較小的時候,讓小兒在大自然中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可提高小兒的體質。同時不坐涼地:冬季地面溫度很低,幼兒坐在,體內的熱量就會大量散失,容易感冒、腹瀉。
冬季是感冒的高發(fā)季節(jié),合理的飲食能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母乳不僅是孩子體格和智力發(fā)育的最佳食品,含有對呼吸道黏膜有作用的幾種免疫球蛋白,可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除了母乳喂養(yǎng)外,應根據小兒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及時添加輔食,補充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的水果、蔬菜、蛋魚及肉類,均衡營養(yǎng),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小兒機體抵抗力下降,適量補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以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
- 標簽:幼兒園秋季保健小知識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