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王川老師點贊 她是不忘初心學生怎么去愛的“拼命三郎
老師,是靈魂的工程師。而幼師,則是孩子人生起步的啟蒙者。作為一名幼師專業的教育工作者,身上承擔著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王川說,成為老師,本身就是一種付出。這份付出,不問歸處,只為那份熱愛和。
王川說,自己從小的愿望是成為一名幼兒園老師。誰曾想卻陰差陽錯成為了一名幼師教育者。一切的源頭,都源于對這份職業的熱愛。
從1988年到江北城職業中學(女職中前身),工作已經近30年,一走來,她了學校創立省級、國家級重點、示范校的歷程,唯一不變的是那一份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她,就是孩子們眼中的“媽媽”“姐姐”和老師。
有一年,她帶學生去實習。當時大冬天,室外溫度非常低,導致她本來就容易犯的大腦缺血癥狀更為嚴重。她差點暈倒,被人送到醫院,醫生住院治療。
她住院了,學生的學習生活誰來管?為了學生,她了住院,吃藥。那段時間,頭暈頭痛反復發作,一動就暈、吐。她下來,為了讓孩子們實習,沒有向孩子們透露自己的病情,一直到孩子們實習順利結束。回到家,幾乎癱軟在家中,家里的人都心疼地埋怨她:簡直是不要命了。
她說,相比于其他學校,她這里的學生文化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為此必須要付出雙倍的努力,從專業技能、文化素養到行為習慣,提升孩子們的綜合素質。
帶學生們去實習,實習過程中要一個個環節去修正;帶他們參加技能大賽,更是綜合素質的體現,要一個個細節去完善。經常為了孩子們加班加點,飯也顧不上吃,家也顧不上回,只為成就孩子們的夢想。
她說,很多人不理解,她這樣拼命是為了什么?她說,不僅是為了孩子們的夢想,也是為了圓自己一個夢。她對于教育事業,有一份到底的。
她告訴記者,自己教育學生,首先他們去愛。如何愛,從身邊的人愛起,愛自己,愛班級,愛老師。
她擅長于按照專業特點學生特點,去引導增強學生文化素養和行為習慣。有的學生來自山區,特別自卑;而有的學生家庭條件好,從小嬌生慣養,又特別……對于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式,用愛心耐心責任心,去溫暖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他們真正的愛。
而她的這份愛,也得到了最好的回報。每到深秋,就咽炎發作不停咳嗽。每到這個時候,學生就會把藥悄悄放到她上。每次技能大賽結束,學生也會準備一些禮物,比如用手工折玫瑰花再寫一些。雖然不值錢,她卻覺得覺得無比珍貴。
對于學生她從來都是毫無保留,從事教育工作30年來,刻苦鉆研業務理論聯系實際,具有扎實的理底和突出的教學水平。平均周課時達十八節以上。
她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勤勤懇懇,班級凝聚力強,班風班貌得到各科任老師及學校肯定,所帶班多次獲校優秀班級和區優秀班級;多次外出帶學生實習,指導學生實習工作優秀,獲得用人單位的好評。
先后指導多名師以及多名來自重師學前教育專業實習生的教育教學工作,所指導的師均在國家級、市級的各類教學競賽中多次獲。
她還自學唱歌、指揮、舞蹈、彈琴,用她的話說,此乃不忘初心,通過努力,達到極致,才能成功。
目前,她已經連續擔任10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理論課,參加水平測試學生合格率和優生率均名列前茅,先后多次承擔國家級示范交流課獲得好評;多次擔任國家級課題的主研工作并獲得勵;撰寫的十余篇論文均獲得了國家、市、區級勵。示范校建設期間學前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全程參與行業需求調研、典型任務分析、課程體系的構建、課程標準的制訂和特色教材的主編工作,后期完成學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驗收資料的收集、整理、目錄的編寫以及匯編說明等工作;先后主編《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幼兒衛生保健》、《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習指導》等3本教材、副主編《幼兒心理學學習指要》
連續7年擔任教育理論課程組負責人工作;擬定見習計劃、學生試教、師生教案撰寫比賽方案;作為第二屆中等學前教育專業中心教研組,參與了學科教學大綱及考試大綱的編寫工作。本組教師參加校說課程比賽獲一、二等;本課程組多次獲校優秀課程組 ,獲校優秀課程負責人、區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