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牙齒保健小常識請家長務必要牢記!
牙齒作為人體最堅硬的器官之一,并不代表他可以“固若金湯,百毒不侵”。要想和牙齒一生一世,就要掌握牙齒的方法。那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自己的牙齒呢?小道今天教教您!
兒童牙齒保健的最大“敵人”齲齒!在嬰幼兒期,孩子可能會因為缺鈣、飲食不當、日常衛生習慣不好等各種原因而導致患上齲齒,而爸爸媽媽們可能會覺得,反正早晚要換牙,所以乳牙齲齒就不需要特別去牙科治療了,這種做法真的可取嗎?
“齲齒”也就是我們生活中俗稱的“蟲牙”。它是指牙齒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硬組織中的無機物脫鈣,有機物分解,牙齒逐漸被形成缺損的一種疾病。
齲齒是口腔主要的常見病,也是人類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與腫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為人類三大重點防治疾病。未經治療的齲洞是不會自行愈合的,其發展的最終結果是牙齒脫落。
齲壞局限于釉質。初期于平滑面表現為脫礦所致的白堊色斑塊,以后因著色而呈黃褐色,窩溝處則呈浸墨狀彌散,一般無明顯齲洞,僅探診時有粗糙感,后期可出現局限于釉質的淺洞,無自覺癥狀,探診也無反應。
齲壞已達牙本質淺層,臨床檢查有明顯齲洞,可有探痛,對刺激(如冷、熱、甜、酸和食物嵌入等)可出現疼痛反應,當刺激源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無自發性痛。
齲壞已達牙本質深層,一般表現為大而深的齲洞,或入口小而深層有較為廣泛的,對刺激反應較中齲為重,但刺激源去除后,仍可立即止痛,無自發性痛。
在孩子的乳恒牙替換期里,一旦乳牙發生了齲壞,會給兒童帶來不良的影響。包括:
1.兒童由于處于生長發育的階段,發生齲齒造成的危害,可影響牙頜系統的發育,造成后天畸形。
2.齲齒的疼痛可以影響兒童的,致使不敢用有病牙齒進行咀嚼,食物沒有經過細細咀嚼就囫圇吞棗地進到胃里,加重了胃的負擔,引起胃痛。
3.粗糙的食物不能在胃內消化完全,就會影響到小腸對營養的吸收。久而久之,降低了孩子的體質。
4.齲齒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還會進一步發展引起牙髓的炎癥和牙根尖周圍的炎癥,造成的疼痛難以,非常痛苦。
5.因為疼痛,長期用單側吃東西可以影響到頜面部生長發育,甚至造成一邊臉大一邊臉小的畸形。
細菌是齲病發生的必要條件,細菌主要是借助菌斑粘附于牙面?谇粶羰澄镏械奶妓衔锉唤到夂,一方面聚合產生高粘性葡聚糖,形成菌斑基質,另一方面產酸使牙齒脫礦,菌斑的組成比較復雜,除大量細菌外,還有糖、蛋白、酶等物質。
口腔是牙齒的外,與齲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其中起主導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涎液。
。1)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既與菌斑基質的形成有關,也是菌斑中細菌的主要能源,細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代謝產生酸,所產的有機酸有利于產酸和耐酸菌的生長,也有利于牙體硬組織的脫礦。因此,碳水化合物是齲病發生的物質基礎。
(1)預防齲齒應從孕期開始,孕期及時補充高蛋白質、鈣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胎兒牙胚發育。
。2)教育兒童從小就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后漱口,2歲半左右就開始刷牙,睡前不吃糖和零食。
(3)由于牙列不齊可以致使食物嵌塞或滯留,從而發生齲壞。所以,防止牙列不齊的出現有利于減少齲齒的發生,如替牙期應該及時拔除滯留的乳牙(以免影響恒牙萌出或歪斜)及多生牙,并矯正錯位牙、修復缺失牙等。
。4)嬰幼兒食物要多樣化,以提供牙齒發育所需要的豐富營養物質,還要注意多咀嚼韌性大的食物。
。5)定期檢查口腔,早期發現齲齒,早期治療。要求2~5歲兒童,每2~3個月查一次,6~12歲兒童每隔半年查1次,12歲以上兒童每年查1次。
以上就是關于兒童牙齒的一些保健知識,不知道對各位寶媽寶爸有沒有什么幫助呢,如果大家有什么相關知識想要提問,也可以直接給小道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