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兒童視力保健這些你要了解
據全民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近視比率逐年增長并呈低齡化的趨勢,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同時,我國弱視兒童占全國兒童總數3%~5%,并且線%。本期《醫有道》,小道就來跟大家說說兒童視力保健。
學齡前期與學齡期,這一階段的幼兒已經能夠理解及配合許多眼科檢查。如視力、眼位及雙眼視功能等,而且這段時間還是視功能的可塑階段,通過定期普查,可及早發現和治療弱視、斜視等。
據專家介紹,一歲以內的嬰幼兒,每年需檢查5次眼睛,1~3歲每半年檢查一次,3歲以上每年檢查一次,目的是及時發現幼兒眼疾和視力問題,及時給予矯治。而且,眼功能異常程度越輕、發現越早,矯治效果越理想。
醫生特別提醒,要格外注意那些一只眼睛正常而另一只眼睛異常的情況,因為視力差的眼睛很容易被視力好的眼睛所,結果因不能及時發現而耽誤了矯治。
至于造成幼兒眼功能異常的原因,醫生通過普查發現,主要是用眼衛生、營養、光線、讀寫姿勢等因素所致。由此醫生提出:在營養方面,不能偏食,飲食越“雜”,越有利于幼兒吸收對眼睛有益的營養素。其次,要注意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不能在太強、太暗的光線下看書、寫字;在家庭中,尤其不能讓幼兒長時間玩電子游戲機、使用電腦、看電視。另外,幼兒讀寫姿勢要端正,發現近距離讀寫時要及時糾正 。
人的眼睛是重要的感覺器官,眼睛不好會直接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近視易在幼兒到青春期形成。為了孩子良好的視力,防止近視,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1)培養幼兒以正確的姿勢看書、寫字、繪圖等。給孩子買圖書,要買印刷清晰,插圖鮮明,字體大些的,使孩子閱讀起來不感費勁。眼睛與書畫的距離要在35厘米左右。
(2)為避免眼睛疲勞,孩子看書的時間不要太長。每次二十分鐘左右, 休息幾分鐘,以減輕眼睛負擔。所謂休息,就是只要暫時不看近處小東西,或到室外望望遠處。如果連續看書的時間太長,不但影響視力,還會影響孩子的記憶力。
(3)光線要充足,但也不要在太陽直射下看書寫字。光線太強眼睛會受到刺激,太弱看不清,勢必要離書或本子近些,這樣時間久了就會造成眼軸發育過長,形成近視。
(4)告訴孩子看書寫字的姿勢要正確。不要在走坐車時看書,不要躺著看書。兩眼同時看書,大腦皮層視中樞會發出相同的控制信號,同等地進行調節,如兩眼與書的距離不相等,會使一只眼看得清,另一只眼看不清。時間久了,必然促進眼疲勞,出現視物模糊、頭暈、眼酸,這樣不僅易引起近視,也會造成學習成績下降。
幼兒和世界的第一次接觸,就從眼睛開始! 80%以上的信息都從視覺中獲取,沒有好的視力,人是無法獲得良好的學習。由于許多視力問題在兒童發育初期就可發現,并可得到良好的治療或矯正效果。而未被或忽視的視力問題,不但兒童看清世界的,也會影響他們學習認知的能力及人格發展和社會文化的適應性,身為父母者,對于兒童視力發展的知識,擁有基本正確的認知,常重要的!
兒童出生后視覺處在發育階段,并不能馬上達到正常視力。視力是隨著兒童的成長逐步發育完善的,因此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正常視力是不一樣的。不了解這一點,就容易把正常視力的兒童誤診為弱視。也關系到弱視治療中療效的判斷,所以我們應當了解不同年齡兒童的正常視力。
*人類的角膜,在二歲左右時完成發育,水晶體則于五到六歲左右時完成,但整個眼球則在十二、三歲之際,才能長成和一樣。
*因此,當你在孩童二到五歲階段時的視力并非正常的1.2或1.5,甚至有輕微遠視時(0.7--0.8左右),大可不必驚慌地急著為他配載眼鏡。
*如果強硬的為原來可以自然恢復的遠視配載眼鏡,反而弄巧成拙,于是遠視就被定型了。定期接受視力檢查乃是必要的。
*除了多接觸戶外運動,有益眼睛外,此學齡前兒童通常對(畫畫和看圖片)興趣很高,因此,帶有插圖的故事書(圖片和文字不要太小,以避免罹患近視) 是很好的促進視力之工具。
六歲以上,進入學齡的兒童,已開始有閱讀和功課壓力,加上電視與計算機的,罹患近視和假性近視的機會大大增加,父母特別需要小心注意,除了培養正確生活習性外,定期(至少每半年一次)及持續的視力檢查非常重要。
目前部分家長對視力認識有:如視力低常都是近視眼,(其實孩子98%以上都是遠視);小孩多看電視不好(遠視多看電視對視力有好處);小孩不要配眼鏡,眼鏡越戴越深……那么您的孩子視力低常是遠視、近視還是異常屈光,應該到正規的醫院或視力矯治中心有醫生作檢查后,再采取相應的矯治措施,因為36歲是眼結構可塑性可逆性關鍵期,盡可能早發現早治療康復。(騰訊大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