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秋季保健知識 家長要做好這五點
秋天到了,家里有娃的要注意了,幼兒秋季護理非常重要,下面就來看看幼兒秋季一些保健常識吧。
秋天到了,家里有娃的要注意了,幼兒秋季護理非常重要,下面就來看看幼兒秋季一些保健常識吧。
對年幼的寶寶們來說,更多的精心護理是需要的,到了秋季后,也有秋季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到底幼兒秋季保育知識有哪些呢,幼兒秋季該怎么護理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了解吧。
寶寶秋季容易腹瀉,疾病質以屬“寒”者為多,這是因為寶貝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容易著涼,如果碰巧吃不衛生食物,尤其是沾有“輪狀病毒”食物后,往往就會腹瀉。
典型小兒秋季“寒”腹瀉特點是:起病較急常伴有咳嗽、發熱等風寒感冒癥狀,或有瀉如水樣便,臭氣不明顯時,應該給寶貝消化道以休息,可以禁食8-12小時,禁食期間喂適量淡鹽水,隨后再慢慢恢復飲食。
要知道,普通應用抗生素就能控制腹瀉時卻往往無效,因為抗生素只能殺滅病菌,而不能消滅病毒。所以秋季要特別注意食品清潔,尤其是瓜果要確實洗凈再給寶貝吃次不要吃得太多。
可以采用疏風散寒、化濕和中中藥內服,并配合推拿臍部貼敷等中醫藥療法,往往能較快緩解癥狀減少體液流失,從而縮短病程,恢復小兒胃腸道正常功能,為防止劇烈腹瀉后脫水、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腹瀉特別嚴重時應該以補液、補充電解質等西醫對癥治療為主。
入秋以后,空氣濕度降低,人們明顯感覺到鼻腔和皮膚的干燥,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燥”。秋燥是六種主要氣候致病因素之一。秋季的空氣濕度雖然并沒有冬季低,但因為氣溫相對偏高,人體的代謝相對旺盛,出汗多一些,所以更容易出現肌體缺水引起的一系列癥狀。
寶寶身體容易所燥邪而傷肺,出現口干咽燥、咳嗽少痰、流鼻血等各種秋燥癥狀。此時應該適當地增加喂水量和喂水次數,或將梨、柑橘、荸薺、藕、葡萄等水果榨汁,代替水經常喂給寶貝喝,通常寶貝愿意喝,并且有滋陰潤燥的效果。
寶貝在秋季食欲旺盛,此時食物來源最豐富,是調節寶貝營養狀況的關鍵時期。要注意膳食平衡和各種營養素的攝入,應該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纖維素、鈣、磷等的攝入,比如多吃一些谷類、蛋類、瓜果類食物和補充一些蔬菜水果。
同時可以選擇具有中藥效果的食物,如益腎潤燥的芝麻、核桃,健脾養胃的栗子、桂圓肉,滋陰潤肺的百合、銀耳等,這些食料很適合用來煮粥。在合理的飲食情況下,一般沒有必要給寶貝另外吃補藥和額外的營養品。過多的服用這些往往會使寶貝胃口呆滯,造成消化不良,發生腹瀉、腹脹等癥狀,反而妨礙了生長發育。
夏末秋初季節,寶貝最容易染上蛔蟲,此時是驅蟲的最佳時機。吃打蟲藥腸蟲清或者中藥使君子等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打蟲藥,因為錯誤的打蟲方法可能使蛔蟲在寶貝腹內亂竄,引起嚴重的并發癥。
③在面部、頸部皮膚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圓形或橢圓形斑片,上有細小灰白色鱗屑,即俗稱的“蟲斑”。
老話說的“春捂秋凍”,即使對小寶貝的健康成長也是有一定意義的。雖然寶貝沒有大人耐寒,但始終處于運動狀態,身體在隨時產生著熱量。可以給寶貝穿得稍微少一些,不僅便于活動,還可以增強體質,使寶貝少患感冒。添衣應該掌握一種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其逐步適應天氣的變化。
梨是秋天最常見的水果,有清熱生津、潤燥化痰的作用。如果能與粳米同煮,有清熱、生津養胃的作用。在干燥的秋天,多吃些梨,有助于消化,調治煩熱、口干,預防咳嗽。但是梨屬于涼性水果,得了風寒感冒、風寒咳嗽、腹瀉,或是體質本身是寒性的寶寶要盡量少吃。
柚子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還具有健胃、清腸、利便、補血等功效。可能有的孩子不太愛吃柚子,是因為它的苦味。其實正是略帶微苦的水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回味無窮。
芒果的口感一般很受寶寶喜歡。它也具有益胃、解渴、利尿的功效。秋天用這兩種水果調節寶寶的飲食,可以防止積食。不過如果是過敏體質的寶寶,還是少吃芒果。
南瓜:南瓜中含有或蘿卜素能夠再身體吸收后為維生素,所有在秋季給寶寶喝南瓜粥有助于提高寶寶的身體免疫力,是適合秋季寶寶吃的食物。
藕:鮮藕中含有很多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藕能使寶寶清熱生津、潤肺止咳,還能補五臟。藕可以生吃,也可以與其它食品搭配。
蘿卜:蘿卜能夠調理脾胃,對秋季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木耳:木耳能夠滋陰、潤肺、生津、降血脂。木耳中鐵、鈣、磷含量豐富,富含維生素C,所特有脂肪質和植物膠質效果極佳,木耳還有排毒的作用。
鴨肉:鴨性寒涼,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適宜于滋陰養津以防秋燥,鴨肉適合身體虛弱、患病初愈、時常上火的孩子,可以說鴨是金秋葷食中的第一滋補佳品。
排骨:肉、骨頭和湯一起吃,既可補充優質蛋白質,同時也是補充鈣、磷等礦物質的方法。
蝦仁:蝦仁是優質蛋白質食物,蝦仁還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容易消化吸收,是兒童最佳補充蛋白質食品。
魚:魚肉含水分高、肌纖維短,容易消化吸收。魚肉和豆腐都是高蛋白食品,有助于增強兒童的抵抗力,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
水生植物大多是在秋季成熟,但是同時也是帶有最多囊蚴的時節,所以秋季多吃水生植物的話容易受到感染。導致出現腸黏膜發炎、出血、水腫、潰瘍、腹瀉、食欲不振,兒童臉部、發育遲滯、智力減退等現象,嚴重者甚至因衰竭或虛脫導亡。秋季少吃這類的水生植物為佳。
秋風起,蟹肥美。秋季正是蟹的季節,但是吃蟹的時候要注意清洗干凈蟹體,因為蟹內有大量的細菌和污泥,其中的寄生蟲很多。另外也不宜多吃,身體。吃蟹的時候最好搭配醋和姜絲,以免因為蟹太寒涼,導致身體不適。
飲食養生的一個重點是要注意食物時節,不宜食用的時候吃了不會達到養生的目的。例如食物本身處于期,或我們的身體處于和某種食物特質相沖突的階段,這些時候就需要特別的注意。如生姜也不宜在秋季飲食,因為屬于辛辣的食物,容易出現秋燥問題,導致耗氣傷神。瓜類食物也屬于陰寒食物,多吃會傷脾胃,秋季也不宜多吃。
做法:新鮮的排骨洗凈切成小塊,加冷水、姜、蔥、大料、少量的醋,用高壓鍋煮3040分鐘。取燉好的排骨加在寶寶的粥或面條中烹調食用,或直接吃肉,或加菜食用。肉、骨頭和湯一起吃。
功效:既可補充優質蛋白質,同時也可補充鈣、磷等礦物質。一些媽媽誤認為排骨的營養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已完全融入到湯中,其實是不正確的認識。
做法:新鮮的蝦仁洗凈加入鹽、姜蔥、料酒等,放蒸鍋內蒸15分鐘后待用。生雞蛋打開盛在小碗中調勻。將雞蛋液攤在炒鍋中,待雞蛋尚未凝固時加入蝦仁,然后把雞蛋對折成半月形,翻面煎一下即可取出待用。水開后,加入青葉蔬菜和蛋餃,稍加煮沸即可食用。
功效:蝦仁和雞蛋都是優質蛋白質食物,蝦仁同時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容易消化吸收,是兒童最佳補蛋白質食品。綠葉蔬菜可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提供該頁內容是出于為廣大網友提供參考信息為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用戶不得用于任何商業目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作品,基于此產生的法律責任鳳凰網江西頻道不承擔連帶責任。如有問題請聯系。
- 標簽:幼兒秋季保健常識圖片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