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長篇】幼兒園五大領域目標及各年齡段目標
5、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戶外活動時能注意安全,不將異物塞、鼻、口里。
2、引導幼兒能根據口令或信號切段分隊走,較快地集中、分散,會做徒手操,動作基本到位。
2、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密切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意識和能力;
3、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5、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靈敏協調、靈活,用幼兒感興趣而有安全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學習基本體操,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6、了解身體的主要部位及基本的方法,了解簡單的防病知識,知道通過講衛生、開展運動來增強體質。
8、參加體育鍛煉活動,逐步提高對寒冷、炎熱的適應能力,養成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基本動作靈敏協調。
②跳繩或跳橡皮筋(上下跳30 立定跳30到40跨跳50平行線)平衡:上體正直,步子均勻,上下肢協調,動作自然。
④在高30~40,寬20~15厘米的平衡木上變換手臂動作(側平舉、前平舉,叉腰)走;
②教幼兒學習立正,稍息、看齊,向左右轉,原地踏步、立定,變步走,齊步走,左右轉彎走;
1、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別人說話,理解談話的基本內容,初步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3、學習有順序地看圖書,樂意與同伴交流圖書的主要內容,喜歡看電視、聽錄音機。
1、能有禮貌、專注地傾聽別人說線、能用普通話大膽、連續地表達,主動與他人交流。3、學會觀察,能講述事件的完整過程。4、并生動地朗誦和講述,樂意表演兒童文學作品。
5、看懂圖片和圖書,并想象畫面以外的情節與活動,喜歡進行創編活動。6、愛護圖書,學會正確的翻閱圖書的方法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2、了解自己,能感受周圍的關心和愛護,愛父母、愛老師、喜愛自己的家和幼兒園。
3、愿意和同伴交往,愿意參與集體活動。4、學習并嘗試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禮貌用語。
5、知道“六一”國際兒童節是小朋友自己的節日。6、樂于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
1、繼續學習與同伴合作活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尊重別人,學習懂得關心別人的方法,并適當表現,繼續體會與人分享的快樂。
2、關愛長輩,接觸與自己生活有關的社會工作人員,了解與自己的關系,尊重他們的勞動。3、初步辨別,遵守集體生活中的基本規則。
4、對自己能做的事有信心。5、了解家鄉著名的設施、景觀,喜愛參與活動,萌發愛家鄉的情感。
1、在一日活動中,注重培養幼兒的人際交往技能,在班內創設娃娃家、理發店、醫院、銀行、飲食店等區域,鼓勵幼兒喜歡和同伴游戲,有意識地讓幼兒學會分享、輪流、等待、合作。引導幼兒在與同伴和交往的過程中,學會基本的禮貌用語,培養幼兒講禮貌的習慣。讓幼兒明白安靜傾聽的作用,能學會尊重他人。加強個別自控能力差的幼兒的教育,使他們在集體活動時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亂發脾氣。
2、結合主題活動,讓幼兒了解各行各業的人們的勞動,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尊重勞動。
3、了解三八、五一、六一、教師節、中秋、國慶、元旦、圣誕等、春節節日,并知道相應的風俗。
5、通過全園大活動、平行班活動和班級活動,使幼兒樂意參與并體驗快樂,激發幼兒愉快的情緒。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培養形成幼兒自信、活潑開朗、大方大膽的良好個性。
3、簡單了解其他國家的典型文化特征,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4、關心社會生活,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5、能友好、禮貌地與人交往,掌握基本的人際交往技能。6、主動與同伴合作,體驗完成任務的快樂。
7、喜歡勞動,關心果園、孔雀園的變化,樂意參加園內的公益勞動,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熱愛并尊重勞動者。
8、能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自尊、自信、樂觀,自己有進步不驕傲,愿意學習小朋友的優點,能為同伴的進步而高興,能接受別人的,自己有了錯知道改正。
9、做事認真,有始有終,有初步的責任感,會整理玩具和圖書,學習修補圖書。
3、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4、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5、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2、在活動中,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感官進行和探索活動,引導幼兒了解感官的作用。
3、認識兩種常見的花草、樹木、野獸,知道其名稱及特征。4、初步了解春、夏季最明顯特征及人們的活動。
5、認識1—2種生活用品,知道其特征及用途。6、引導幼兒大膽回答問題,學習用語言講出操作活動的感受和發現。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比較兩三個物體間量(大小、長短、高矮等)的顯著差異,并按某個特征進行“3”以內物體的排序。
3、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實物并說出總數。按實物范例和指定的數目取出相應數量的物體。4、引導幼兒白天、黑夜和早晨、晚上。
1、嘗試探索動、植物和人的特征,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去周圍及現象。喜愛提問,愿意收集感興趣的信息。
2、能初步了解自己身體的基本結構及其作用,并知道如何愛護自己身體。3、形成一定的節約和環保意識。
4、能運用多種感官認識事物的多樣性,樂意操作,喜歡思考、提問,體驗探索過程的樂趣。5、獲得有關物體數量、形狀以及時間、空間等方面的簡單的感性經驗,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2、幫助幼兒認識“7”以內的數字,理解數字的意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物體數量的差異,初步學習按物體的某一特征和規律進行“5”以內物體的排序。
5.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引導幼兒區別物體間5個量的差異(長短、高矮、厚薄、粗細等)
7、鼓勵幼兒自己選擇小組活動,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操作活動,并關注自己的活動,體驗到活動過程的樂趣。
9、豐富自然角,按季節變化種植花卉、飼養小動物,引導幼兒觀察其明顯特征,學會小動物,培養愛心;
11、通過散步觀察果園的變化,發現自然的明顯變化,天氣和季節的突出特征;
②尊敬這里工作的勞動,愛護這里的自然。③認識小學,初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為如小學作準備。
2、在活動中能主動運用多種感官事物的變化和事物之間的聯系,積極動手操作,愛思考、愛提問,嘗試去探索答案并樂意與同伴分享、交流、合作。①認識4~5種材料制成日用品,知道這些材料的名稱、特性和用途,并進行分類。
④認識常見的蔬菜、水果、干果、樹木、花草和農作物各二、三種,比較其異同,并進行分類,了解其對人們生活的作用。
⑤認識家禽、家畜、鳥、昆蟲和野生動物書種,從他們的外型特征、習性、功用與危害比較起異同,并進行分類。辨別幾種常見的益蟲和害蟲,對人們有益的動物,消滅有害的昆蟲。
①學習十以內數的組成,并迅速正確地進行加減運算,認識加號、減號、等號。會解答應用題。
②掌握1—10的倒數、相鄰數,學習正確書寫啊拉伯數字1—10,區別10以內的單數、雙數。
③從自身出發區別左右,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寬窄、輕重、遠近、厚薄等。
⑤學習將一個實物或形體等分成2、4份,知道原實物或形體比每一份大,沒一份都比整體小。
⑥認識時鐘,學會看整點、半點,學習看日歷,知道一星期有7天,知道昨天、今天、明天是星期幾。
5、主動關心和愛護動植物及周圍,親近大自然,有初步的環保意識,并樂意參加環保活動。
2、引導幼兒學習在畫面的中心安排主要形象,并把它畫大些,鼓勵幼兒豐富畫面內容。
3、引導幼兒體驗泥土的可塑性,學習用搓、團圓、壓扁、粘合等方法塑造簡單的平面物及立體物。4、引導幼兒體驗折紙的樂趣,學習用撕、貼等方法塑造簡單的平面形象。
音樂:1、引導幼兒在唱歌時學習聽前奏,并逐步對歌曲的開始和結束作出正確 的反應。
1、學習用自然的聲音大膽的有表情的唱歌(合唱和獨唱),喜歡模仿創編歌曲和動作。喜歡隨音樂的節奏和情緒做模仿動作、跳舞和游戲。
2、能發現周圍中的美,喜歡欣賞美并嘗試自己創造美,學會表現物體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能大膽安排畫面。學習集體藝術 活動的規則,體驗集體藝術活動的樂趣。(二)、具體措施
1、創設音樂表演區,擺放樂器和幼兒自制的沙球,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通過唱歌、跳舞來激發幼兒表現的。2、利用零星時間(晨間、飯前、進餐時、午睡起床時)給幼兒欣賞音樂,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力和欣賞力,初步能借助動作、表情、語言等,表達對音樂作品的感受。
3、通過欣賞各種各樣的美術作品,激發幼兒對畫畫和手工制作的興趣。在繪畫技能技巧的培養基礎上,繼續嘗試使用多種工具和材料,如印章、手掌、顏色、紙團、積木等,通過畫、折、粘帖等方法來完成美術作品。
3、在美術作品中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并從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4、能初步并理解美術作品的情感和意義,能初步運用色彩、線條、構圖、造型,創造性地進行美術表現活動。
5、能使用較豐富的色彩作畫,進行簡單的布局,表現簡單的情節;能塑造出物體的基本結構和主要特征。6、初步養成良好的美術活動習慣。
1、引導幼兒尋找并發現自然界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
2、為幼兒創設寬松的活動,幫助幼兒獲得參與美術活動的愉快的情緒體驗,使其喜歡參加美術活動。
3、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并欣賞形象鮮明的生活用品、美術作品、節日裝飾、布置及四季景色中的美,并鼓勵幼兒用繪畫語言、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
5、在小班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進一步學習多種繪畫方法,體驗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魅力。
6、引導幼兒認識紅、黃、藍、綠、橙、紫等8—10種顏色,并逐步學會辨別同種色的深淺,學習用較豐富的顏色作畫。
7、引導幼兒學會正確使用多種手工工具和材料,樂于參加各種手工活動,幫助幼兒養成取放、整理的習慣。
②舞蹈和音樂游戲A在音樂伴奏下,按音樂節奏協調地做動作;基本律動和基本步伐(跑跳步、進退步、交替步)B在音樂伴奏下學會變換幾種隊形(圓圈擴大或縮小、橫排、縱列);C學會4—6個舞蹈,三、四個音樂游戲,會根據歌曲或器樂曲的內容和風格,整齊地、有表情地跳簡單的舞蹈,能按音樂游戲的要求,在創造性地表現出角色的特點。③音樂欣賞,欣賞6—8首歌曲,能根據音樂的片斷辨認出相關的歌曲和器樂曲,并他們的旋律變化和情感體驗。
④打擊樂,學習幾種打擊樂器,在音樂伴奏下齊奏、輪奏。2、能和理解音樂作品的主題;通過想象,創造性地進行音樂表現活動,體驗創造活動的快樂,大膽地在活動中感受美、創造美、表現美。。
3、能控制、調節自己的聲音和音調進行演唱,節奏準確;知道自己的嗓音;較自然地運用各種動作進行韻律活動和演奏常見的打擊樂器。
4、能自然的運用動作、表情與他人交流合作,并有意識地使自己的表演與音樂、與集體協調一致。
6、繪畫:在幼兒觀察物象的形狀、顏色、結構等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用繪畫和手工(泥工、紙工、自制玩具等)充分表現自己對周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逐步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以及大自然、社會生活、美術作品中美的欣賞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創造力、發展手部肌肉的協調性、靈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術工具及材料的技能。
① 用各種幾何圖形表現事物的基本特征和某些細節,并會描繪出人物和動物的不同姿態(側面、背面、有簡單動作的四肢)
②能根據自己生活印象和故事、詩歌的內容畫簡單的情節畫,初步學會恰當的安排畫面。
③在正方形、長方形、菱形、圓形紙的中心、邊緣、角上,用學過的花紋和簡單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色的3—5種花紋,有規律的畫圖案畫。會在生活用品的紙型上用花紋或物象進行裝飾。
7、泥工:學習在整塊泥中捏出物體的各部分,并會使用簡單的工具和輔助材料塑造某些細節部分,學會塑造人、動物的主要特征和動作,表現簡單的情節。
②能按輪郭或用目測的方法剪出或撕出簡單的物體的外形、會用對稱折疊的方法剪出或撕出簡單的圖形和窗花。
9、自制教玩具:用紙、布針、線或自然材料和無毒的廢舊材料制作簡單的玩具。
10、欣賞:欣賞幼兒可理解的繪畫、工藝美術作品。學習評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培養幼兒美感和審美能力。
幼兒園發展·園長能力提升·幼師職業成長·家庭育兒教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