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基本內容:公衛醫師考試資料!
城市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基本內容是公衛醫師資格考試中經常涉及到的考點,醫學教育網編輯為大家整理如下:
(2)提高,防范新老傳染病:應加強對其傳染源、途徑及防治方法的宣傳教育。
(3)加強安全教育,防止意外:意外傷亡,如交通事故、勞動損傷、溺水、等,是當前造成青年人死亡和病殘的最常見的原因。
(1)家庭生活方式教育:包括膳食的合理搭配、食物的合理烹調、定時定量飲食、炊具食具的簡易消毒方法、碘鹽的保管與食用、夏季食品的簡易冷藏和貯存方法、暴飲暴食、偏食、酗酒對健康的影響,以及常見食物中毒的預防知識等。
(2)家庭急救與護理:包括燒傷、燙傷、觸電、跌傷等意外事故的簡易急救方法和處理原則、人工呼吸操作方法、常用藥物的保存與使用方法,血壓計和體溫表的使用方法等。
(3)住宅建設和居室衛生知識:包括住宅選址、給水和排水、農村衛生廁所的建設、居室的通風和合理布局、居室裝修的衛生問題、居室采光照明的衛生要求及對健康的影響、預防煤氣中毒、減少煤煙污染等。
(4)生殖健康教育:包括計劃生育、優生優育優教、婦幼保健、性生活知識等。
(5)家庭心理衛生教育:包括獨生子女教育、正確處理夫妻之間、婆媳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關系、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防治和消除社會心理緊張刺激等方面。
3.創建健康城市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在創建健康城市的實施中,無論在宣傳健康城市的、發動群眾積極參與階段、組織發展階段以及執行階段都負有宣傳動員的責任,而健康促進的策略和目標可以說和健康城市是完全一致的。
4.社會衛生公德與衛生法律法規教育大力宣傳普及《中華人民國保》、《中華人民國食品衛生法》、國務院頒布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各級頒布的地方性城市衛生管理條例(辦法、)等,大力提倡良好的衛生觀念,使社區居民自覺地社區形象。
1.農村常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包括傳染病及寄生蟲病防治知識;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地方病防治知識;農業勞動相關的疾病防治知識。
2.農村衛生與加生要求和衛生技術指導,重點抓好村宅建設衛生、飲水衛生、糞便垃圾處理、消滅四害、、控制污染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3.計劃生育和優生優育知識與技術指導大力宣傳《計劃生育管理條例》、《母嬰保健法》、《婚姻登記條例》等。減少遺傳及先天性疾病、疾病、新生兒出生缺陷疾病的發生。
4.健康觀念與衛生法制教育揭露的危害性和活動的性,逐步摒棄延續了幾千年的不良衛生習慣和行為習慣,開展衛生普法工作,提高農民的法制觀念和遵法執法的自覺性。
5.留守兒童健康教育兒童短期或長期失去父母的監護可以出現諸多健康問題,尤其是心理問題。村委會和學校應承擔主要教育責任。同時社會應注重社會大的營造,社會的關注。
1)月經期:包括對青春期少女進行月經初潮教育、月經的生理知識、經期衛生保健的重要性與心理衛生教育等。
2)妊娠期:包括妊娠的生理衛生知識、母體的變化、妊娠期勞動、休息、營養等保健知識、孕期用藥及性生活注意事項、孕期的監護和胎教、定期產前檢查及胎教的意義。
3)圍生期和哺乳期:圍生期的生理和心理知識、分娩的先兆、臨產和分娩的過程、產褥期的衛生保健常識、產后常見病的預防、新生兒護理、喂養、保健及教育等。
4)更年期: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的健康教育,幫助女性正確對待更年期,學習心理調節的方法。
a.孕早期健康管理:孕12周前為孕婦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并進行第1次產前隨訪。
b.孕中期健康管理:孕1620周、2124周各進行1次隨訪,對孕婦的健康狀況和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評估和指導。
d.產后訪視:在收到分娩醫院轉來的產婦分娩信息后,應于37天內到產婦家中進行產后訪視,進行產褥期健康管理,加強母乳喂養和新生兒護理指導,同時進行新生兒訪視。
e.產后42天健康檢查: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正常產婦做產后健康檢查,異常產婦到原分娩醫療衛生機構檢查。
(2)合理膳食教育:婦女多承擔家庭主婦的角色,應學習營養學知識,根據家人的健康狀況科學、合理地安排飲食,注意營養與平衡膳食、飲食規律,把好病從口入關。
(3)科學育兒:應掌握妊娠期的保健知識、做好孕期保健,掌握母乳喂養和嬰幼兒喂養的知識等。
(4)婦女常見病的教育:常見婦科病的防治知識,乳腺癌和婦科腫瘤的定期普查和早期發現。
(5)心理健康教育:婦女在社會上多處于弱勢狀態,婦女要學會心理調節和,培養積極樂觀的性格。社會應給予她們以情感和教育支持,使她們掌握行之有效的情緒轉移、疏導及心理調節的方法。
(6)美容保健知識教育:指導女性正確選擇使用化妝品,正確選擇美容院及美容醫院,美容手術應注意的事項以及健康的美容觀念等。
2.06歲兒童健康教育內容本階段的教育對象不是兒童本人,而是兒童的照料者。根據兒童發育特點分為兩個階段:出生18個月和19個月6歲。
出生18個月的教育重點:先天缺陷的篩查、母乳喂養、輔食添加、預防接種、智力開發等。
19個月6歲的教育重點:傳染病和意外的預防,同時對貧血、營養缺乏、佝僂病、發育遲緩、智力落后、語言障礙等防治進行教育。
此外《規范》中對于06歲兒童的健康管理內容如下:
(1)新生兒家庭訪視:新生兒出院后1周內,醫務人員到新生兒家中進行,同時進行產后訪視。
(2)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新生兒滿28天后,結合接種乙肝疫苗第二針,在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隨訪。
(3)嬰幼兒健康管理:滿月后的隨訪服務均應在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偏遠地區可在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時間分別在3、6、8、12、18、24、30、36月齡時,共8次。
(4)學齡前兒童健康管理:為46歲兒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務。
(1)行為指導:指導老年人科學規律的生活起居,良好的生活習慣;糾正不良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吸煙、飲酒。
(2)心理衛生教育:鼓勵老人多參加社會活動、參加力所能及的活動,與子女相互適應、相互支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持樂觀的情緒,加強健腦鍛煉,避免孤獨。減少焦慮情緒。
(3)生活衛生:提倡科學合理的平衡膳食,以富含蛋白質、低脂肪、低膽固醇、少鹽、少糖、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為主;少吃多餐,定時定量;正確選擇保健品。
(4)常見病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白內障、青光眼、腰腿痛、關節炎等疾病的防治知識和護理方法。
此外《規范》中還明確指出老年人(65歲以上)的健康管理規范內容。內容如下:
每年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務,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
上文關于“城市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基本內容”的文章由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隨時關注醫學教育網公衛醫師資格考試精華欄目!
- 標簽:幼兒夏季衛生保健常識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