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心理健康高校任重道遠
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最近發布一份關于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報告。報告指出,目前學生群體比一般群體更不快樂,他們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抑郁和孤獨的困擾,自數也在逐年升高。
我們采訪了該報告作者之一,大學心理學和哲學專業三年級學生波佩布朗。在交談中,她對高校提出了幾點。
首先,總結和定制計劃。高校應該互相學習,許多大學都制定了關于學生心理健康的完善計劃。比如,紐約大學最近就制定了一個全面的行動計劃,除了學生報告的數據以外,校方還收集各種重要事務的信息,諸如因學生和而出動的救護車相關情況。同時,學校還和學生的綜合醫生展開全面交流。這些舉動旨在明確校方哪些工作對學生有用,哪些沒用,今后還可以做些什么。
其次,培養教職工心理健康意識和策略。據了解,目前世界上沒有一所高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方面有絕對的培訓,但他們已經開始意識到取得這項的重要性。倫敦帝國學院雇傭了一批心理健康急救員,目前有30~40位心理健康急救員隨時待命。諾丁漢大學也雇傭了一位心理員,專門負責給高校宿舍職工培訓有關學生心理健康的知識,以后一旦有學生出現心理問題,便可以直接在宿舍接受治療,這是一大進步。
第三,允許學生和醫生一起在家或學校完成大學課程。這項舉措十分重要,同時也很難實現。它事關所有學生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些學生因個人原因需要長期護理,如果僅僅利用學期以外的時間去醫院,將會錯失治療的良機。然而遺憾的是,目前沒有學校可以滿足學生校內連續護理的要求。
第四,增加咨詢和支持服務經費。某些高校在咨詢服務方面的投資很大,比如在2017年,蘇塞克斯大學就計劃投資46.5萬英鎊。當然,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如此。露絲迦勒布魯是內爾大學的咨詢主管。據他估計,高校每年都會花費大約250萬英鎊建設學校。兩相對比,目前投資咨詢服務最少的學校需要開始。
最后,為有心理疾病史的學生提供支持。據我所知,學生心理問題的公開與否完全取決于他們自己。學校鼓勵學生在申請大學或填寫入學登記表上主動申報自己的心理問題,但是很多學生擔心這會影響自己的錄取情況。對于學校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難題,他們不能一廂情愿地單方面推行學生護理方案。學校和學生之間急需有效溝通,明確各方面政策。
HEPi主管尼克希爾曼表示:“上大學對于學生來說壓力很大,尤其是外地學生。因為他們失去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告別了以前的人際關系網,孤身一人來到陌生的新,可能還身負巨額助學貸款。”對于學生來說,在入學的第一天就知校提供各種支持很重要。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沒有顧慮的尋求幫助,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被分擔。高校的支持服務、學術導師、學生組織、其他學生和國民健康保險制度都可以為學生提供幫助。但是距離滿足學生所有的要求,高校依然任重道遠。
- 標簽: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