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食療法
秋分已至,天氣轉涼,連續幾場秋雨后,氣溫已開始大幅下降,且早晚溫差大。秋季干燥,老人們易受涼,需要在飲食、穿著等方面多加留心。秋季如何養生?不妨試一下這三個天然“療方”。
秋燥易傷肺,因此秋天首當保養肺臟。中醫歷來講究以色補色,而白色正好對應了臟器的肺,秋季養肺可多食白色的食物。白色的食物很多,而蔬菜中白蘿卜則是較好的選擇。白蘿卜有消積化痰,消食利膈的作用,是慢性氣管炎、咳喘多痰、胸悶氣喘、食積飽脹人群的理想食品。而用白蘿卜燉湯不僅美味還清爽潤肺,對于老人養生大有裨益。
燉制方法:將500克白蘿卜削皮洗凈切絲,下開水煮至八成熟撈出放入大碗;再將25克黃豆芽洗凈,倒入開水中稍焯一下撈出;隨后,將鍋燒熱,倒入黃豆芽,加入料酒、鹽等佐料,燒開后下入白蘿卜絲,燉10分鐘后撈出放入湯碗即成。
養生功效:白蘿卜燉湯將白蘿卜中的營養全部熬出,其中富含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有利于增強身體免疫功能,在秋季進補魚肉的同時,來一碗白蘿卜湯能起到平衡油脂、調養腸胃的作用。
在此介紹一款茶,名曰姜蘇茶,是以生姜、蘇葉為主原料泡制而成的一款茶飲。生姜既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調味劑,也是一味治療多種疾病的良藥。生姜中的姜辣素對心臟和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當身體沾染寒氣時,生姜茶飲能夠驅除體內風寒,溫暖身體,防治秋季感冒,是傳統的驅寒良藥。蘇葉,性溫和,具有散寒解表,理氣寬中的作用,主治風寒感冒,能緩解頭痛、咳嗽、胸腹脹滿等癥。生姜和蘇葉的結合會使驅寒功效翻倍,是一款適合老人的天然溫補飲品。
泡制方法:生姜、蘇葉各3克,將生姜切成細絲,蘇葉清洗干凈,用開水沖泡十分鐘,待色變金黃即可飲用。
養生功效:姜蘇茶對于秋季疏風散寒能起到明顯的效果,適用于秋季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或惡心、胃痛腹脹等腸胃不適型的感冒。
作為秋季的上佳補品,老人食用梨子能夠潤肺。入秋后,天氣熱寒交替,溫度忽高忽低,脾胃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老人易出現胃口欠佳、消化不良等癥狀。因此,補肺最好兼顧脾胃,可將梨與大米煮成粥。值得注意的是,梨雖然是補肺佳果,但不宜過多,要注意適量。
熬制方法:將10克干銀耳提前用水泡發,去蒂撕成小塊待用;取雪花梨一枚,洗凈、去核、切大塊,再將雪花梨塊、泡發好的銀耳、冰糖和枸杞放入鍋內,加入2升左右的水,小火慢燉40分鐘左右即可。
養生功效:多食梨粥可補肺潤燥。中醫認為,梨有潤肺化痰、生津潤燥的功效,適合秋季養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