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減半蔬果加倍對個人健康和全球都有好處怎么回事
每個人都需要吃東西,但是許多人的行為正在造成生態。幾天前,來自世界各地的37名研究人員在《柳葉刀》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并提出了一項新的飲食,稱該有利于個人健康和全球,不需要像素食者一樣對所有肉類都戒斷。
1月底,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篇重要研究論文指出,人類目前的食品生產和消費習慣必然會“加劇人類和地球的風險”。
但是,如果人們做出徹底的改變比如把日常食用的糖和紅肉減少一半,把蔬菜、水果和堅果的消費量增加一倍,那么就有可能在不地球家園的情況下,每年還可以避免1160萬人早逝。
這篇論文的作者是來自世界各地的37名科學家,他們也是《柳葉刀》委員會的。《柳葉刀》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受重視的同行評審性質的醫學期刊,主要由愛思唯爾出版公司發行,部分是由里德愛思唯爾集團協同出版。
上述研究論文認為,食物系統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而食物生產使用的多是淡水。淡水的大量使用,是生物多樣性、土地性能改變、湖泊和沿海地區變成無營養區或死區的主要驅動力。不健康的飲食,本身對人類健康也產生有害的影響。它們是全球疾病的主因,會導致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癥等非傳染性疾病(Ncds)的發病率迅速增長。此外,饑饉也是人類面臨的另一個挑戰。
但是,盡管有表明,人們的飲食和生產方式確實了地球,加劇了疾病的發生,但對于什么是健康飲食,食物生產如何可持續,健康飲食是否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人類還沒有達成科學共識。這就是37位科學家寫此論文的原因。
這37位研究者使用了“最佳”,包括隨機試驗、大規模隊列研究和對照研究,提出了他們所稱的“全球健康飲食”。
“為了在2050年能在地球范圍內養活100億人,我們必須采取健康的飲食方式,減少食物浪費,并投資于減少影響的技術。”這是波茨坦氣候變化影響研究所的約翰羅克斯特羅姆的。
據研究者稱,地球只能容納100億人口。如果沒有全球范圍的飲食調整,地球可能無法實現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的目標。
“這一切,關乎行為改變。關乎技術。關乎政策,關乎規章制度。但我們知道如何做到這一切。”羅克斯特羅姆說。
霍華德弗魯姆金是英國生物醫學研究慈善機構惠康信托基金會“我們的星球-我們的健康計劃”負責人。他對記者表示,這項新的飲食為“、生產者和個人提供了一個以為基礎的起點,有助于共同努力改變我們的食品體系和文化。”
全球飲食,又稱柔韌性飲食,并不意味著你必須放棄你生活中所有的肉類和奶制品。
研究者沃爾特威爾特說。“如果我們純粹是為了把溫室氣體減少到最低限度,那么每個人都必須是素食主義者。”但根據他的說法,素食并不一定是最健康的選擇。
然而,對于愛吃肉的人來說,他們還是必須做出重大調整,改變傳統做法,多些通過堅果和豆類來獲取蛋白質。
威爾特說:“從本質上講,全球的水果、蔬菜、堅果和豆類的消費量需要增加一倍,紅肉和糖等食品的消費量將必須減少50%以上。以植物為基礎的食物豐富,動物性食物較少,這對改善健康和都有好處。”
根據上述論文,如果每個人都采用這種飲食,每年可以避免多達1160萬人早逝,因為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飲食方式可以減少慢性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和中風。
通過這種新飲食方式,還可以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遵循《巴黎協定》的既定目標,防止嚴重退化。
注:根據《巴黎協定》,應對氣候變化的總目標是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之內努力。
波茨坦氣候變化影響研究所的約翰羅克斯特羅姆說:“這是可行的,但是,至少需要先在全球展開農業,新才能實施。”
對于依賴動物蛋白的人群,或者那些營養不良、植物來源不足的人群來說,采用這種新飲食是特別有挑戰性的。他們必須考慮到自己的實際情況。
惠康信托基金會資深科學負責人莫迪姆瓦特薩馬告訴記者,按照世界目前的食品生產水平,這種新飲食還不可能實施:“除非有結構性的、根本性的改變,比如取消肉類生產補貼,改變生產,化肥使用量等等。”
●調整農業和漁業優先考慮事項,從食物的大批量生產轉向健康食品的多樣化生產。
●大力宣傳,通過改善化肥和水的使用、提高生物多樣性、回收磷以及更多的方式,推動一場由可持續性驅動的農業。
●從提供區域補貼、退耕還林、重新造林、完整的生態系統、可持續地擴大水產養殖等方面,對世界土地和海洋進行強有力的治理。
正如上述研究者所言,若想環保,若想健康,你需要少吃紅肉多吃水果蔬菜。如何做到既健康又能減少食物引發的碳排放呢?這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但有一些準則可供遵循。
●避免加工食品。加工,比如將谷物磨成面粉或膳食,增加了食品準備的步驟,消耗了能量,增加了食物生產的整體碳排放。
●選擇本地作物。本土農作物通常更適合當地的生態系統,因此它們需要更少的肥料和更少的土地資源耗費。另外,本地食品不需要長途運輸。而長途運輸不可避免會增加碳排放,也就達不到對地球友好的目的了。
●了解糧食生產的每一步,研究一下你的食物是怎么來的。例如,2006年,英國研究人員發現,生產的羊肉,其碳排放比英國生產的羊肉低,因為人用水力發電來經營農場和加工廠,而英國人則依賴煤炭。
●追憶拓荒者的挨餓經歷。在拓荒者時代,他們常常挨餓。如今,我們多數人沒有挨餓的,但我們可以從當年的拓荒者那里吸取教訓,調整我們的飲食習慣,減少碳排放。
●最后,不要忘記你可以采取很多辦法來減少碳排放。購買食物時,可以通過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共交通工具的方式去購買。而且一定要帶上可重復使用的袋子,避免使用塑料。另外,購物時盡量買可生物降解的物品,并且在使用后,將這些有機廢料變成花草的覆蓋物。(編輯: 責編:雷昕 三審:李少華)
地址:市海淀區西四環中39號萬地名苑1號樓1004室(郵編1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