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飲食生活
南方網首頁教育專題紀念誕辰110周年新書推介新書推介
南方網訊一生三分之二的時間生活在戰爭年代,以他的身體狀況和特殊經歷,83歲已是高壽,這其中醫療保健起了關鍵作用。今年是110周年誕辰廣東人民出版社日前出版了《保健飲食生活》,以此來緬懷他老人家。
該書主編顧奎琴是我國著名營養師、科普作家和食療專家,從事臨床營養工作20余年,在疾病的飲食治療、中醫食療、食療美容和營養保健方面有較深的探索與研究,并對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作過專門的研究。
□醫生的話,不可不聽,也不可全聽;全聽你的我就完了,全不聽你的我也不行。
有一次,腳癢。他找吳旭君長說:“這段時間給我吃精米太多,給我吃些糙米吧。”吳旭君找到管理員吳連登說了此事,這時離開飯的時間已很短了,吳連登趕緊給玉泉山農場的同志打電話,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搞上二兩糙米。磨糙米的方法是將稻子用磚頭在地上搓去稻殼就行了。這樣,當晚就用這種糙米做成了米飯。吃了很高興,此后工作人員就經常給做糙米飯吃。
專家點評:對營養學方面的知識早有研究。腳一癢,他就知道要吃糙米。糙米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1具有維持神經與心肌正常功能的作用,并有穩定情緒和增強記憶力及生命活力的作用。人體內缺乏維生素B1就容易患“腳氣病”,缺乏嚴重時可引起胃腸功能減弱,出現便秘、消化液分泌減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癥。此外,糙米中還富含膳食纖維,具有潤腸通便和降血脂、降膽固醇的作用。
在,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的湖里常年有幾只用柳條編織的魚簍,魚簍里放上肉類等一些誘餌。這幾只魚簍是專門用來給毛捉小魚小蝦的。每天早晨,工作人員去將魚簍中的小魚小蝦倒出來,趁著新鮮做給吃。毛每頓飯都會將這些小魚小蝦連皮一起吃掉。這是餐桌上常年不斷的一道小菜。
有時候的小魚小蝦不夠吃,生活管理員就讓玉泉山農場的工作人員在稻田里捕撈,以毛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小魚小蝦。
專家點評:餐桌上常年不斷有小魚小蝦。喜歡吃,這與他年輕時在湖南家鄉養成的飲食習慣有關。的這一飲食愛好,對他的身體健康很有利,既可以補充鈣質,又可以補充蛋白質。
毛吃東西是很隨意的,沒有什么特殊要求。他有個說法,就是“我想吃什么,就是我的身體里缺什么,吃下去才能吸收得好,你們誰也不要我”。
這就難免要發生一些矛盾。有些醫生為了他的健康,自然要提出一些營養方案,這些意見往往會和他老人家發生摩擦。
有人他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他說:“你們說的那些山珍海味,我不喜歡吃,我不想吃的東西你們就不要勉強我,我吃了不舒服,就說明我吸收不了……”
有一段時間,的保健人員說不要讓他吃豬油,說那東西脂肪太多,膽固醇高,于是給他改用別的植物油。的嘴還真靈,他說:“你們的菜是怎么做的,不香啊!”
見發了火,工作人員也就不好了。事后工作人員按他的要求,安排的食用油是一種混合油,三分豬油,七分花生油,合在一起,兩者兼而有之。
專家點評:毛身邊的工作人員為他安排的食用油:三分豬油,七分植物油,這樣的比例也有合理的一面。
目前營養學的觀點是,飽和脂肪(動物油)不是完全不能吃,但不宜過多。我們每日攝入的瘦肉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飽和脂肪。現在人們對攝入飽和脂肪的認識有誤區,很多人認為動物油不能吃,植物油多吃無妨,因此,有些家庭中烹調油的用量過大。營養調查表明:攝入過多的植物油是導致肥胖的原因之一。此外,植物油的不飽和脂肪酸的雙鍵極易打開氧化,在體內產生過氧化物質,過氧化物質和癌癥的發病有關。
在的飲食習慣里,可以說有一些習慣是不科學的。比如說喜歡吃豬油,覺得用豬油做的菜就是“香”。口味厚重,這是多年養成的習慣。
他常說的“你們說的那些山珍海味,我不喜歡吃,我不想吃的東西你們就不要勉強我,我吃了不舒服,就說明吸收不了”和“我想吃什么,就是我的身體里缺什么,吃下去能吸收好”等等,卻不是毫無道理的。從飲食心理學來講,食欲是很重要的,吃不喜歡吃的東西,同樣達不到“營養”的效果。
在醫學上,早就有膽固醇對動脈硬化有影響的說法。對于雞湯、雞肉吃哪個好,蘇聯專家說“吃肉好”,工作人員就給以肉為主,湯是次要的。過了一段時間又有人說“喝雞湯好”,然后工作人員又給他多喝湯;后來又有人說雞蛋不能吃,一會兒又說雞蛋少吃點。后來也說:“你們這個東西怎么老改呀?到底哪個好,講出道理來。”管理員跟他講膽固醇時他說:“你們把我控制了,讓我的膽固醇少了,膽固醇在人身上就是應該有的東西,你們把它壓得那么低,合適不合適?對人體是不是有好處?是不是低了就一定有好處?”當時他沒學過醫就這么說。這些年通過研究知道膽固醇高了容易得冠心病,膽固醇低了容易得腦血管病,還有腫瘤。這些問題有他的看法,他還說了一句話:“天下的事沒有絕對的,我看你們醫學也是這樣。”
專家點評:提到膽固醇,不少人對它懷有恐懼心理。因為,高膽固醇是引起人體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腦中風等病的之一,是人類健康長壽的大敵。其實這種觀點并不完全正確。膽固醇對人體有很大貢獻,可以說哪里有細胞哪里就有膽固醇,它是腦、神經、肝、腎、皮膚和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又是合成類固醇激素、性激素、皮質激素、膽汁酸和維生素D的必需成分,故對人體健康十分重要。成年腦中膽固醇的含量一般為25~30克,每百克腦組織含膽固醇2克,是組織膽固醇含量的10倍。毫無疑問,膽固醇與大腦功能密切相關,它是構成智商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可見,膽固醇也是人類的朋友。膽固醇是人體生命活動及新陳代謝中必不可少的物質。人體細胞免疫的生力軍——淋巴細胞,只有在膽固醇的協助下,才能完成防御感染、穩定和免疫的功能。
體內膽固醇不足,會產生抑郁癥和狀態不穩定,影響人們的思維能力。近年來,據美國醫學專家報告,過度降低血膽固醇,可致組織細胞膜性增加,從而使腦溢血等腦血管疾病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