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前列腺癌根治效果領跑全國 患者5年總率826%
昨天,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公布了一組前列腺癌患者的療效數據。據隨訪統計數據顯示,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008-2016年入院治療的3269例前列腺癌患者中,5年率為82.6%;根據國際權威《柳葉刀》2018年數據報道,2010-2014年間國內21個醫療機構登記的12380例前列腺癌患者,平均5年率為69.2%,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對于前列腺癌根治效果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葉定偉教授帶領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在前列腺癌、腎癌、膀胱癌等疾病診治上開創了“金字招牌”。據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數據統計,2018年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完成前列腺癌手術超過1000臺。此外,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其他瘤種的年手術量也是領跑于全市,前列腺癌、膀胱癌、腎癌在內的3大癌種手術量均位列上海前二,前列腺癌手術量更是持續數年第一。各瘤種總體療效領跑國內,齊肩國際先進水平。
“龐大手術量的背后是科室團隊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是規范根治的‘紅線’,另一方面是多學科綜合診治的有力保障。”葉定偉表示,“中國人群前列腺癌的解剖特點與國家不同,在大量手術中積累的豐富經驗,也讓團隊在前列腺癌手術方法上進行創新改良,將國外先進治療與國人解剖特征融合,保留患者更多涉及生活質量的功能。”
葉定偉團隊摸索建立針對國人骨盆狹窄特點的前列腺癌根治術,將手觸覺和眼視覺相結合,發明適用于國人解剖特點的拉鉤,運用關鍵部位“小片刀法”來切除腫瘤,明顯減少并發癥,這種方法既適用于手術,也能在腹腔鏡微創手術中熟練應用;同時開展保留膀胱頸、保留性神經和保留尿道的前列腺癌根治術,在提高患者無瘤率的同時,保留患者的性功能,并使尿失禁發生率降至最低。據統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前列腺癌患者尿失禁發生率不超過千分之五。
為把先進的診療推向每一個省級、市縣級醫院,使得優質醫療資源和技術下沉,使各省市的診療能夠早日實現均質化,讓優質的MDT診療惠及更廣泛的泌尿男生殖系腫瘤患者人群,葉定偉團隊率先利用互聯網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兩個平臺”建設——國內首個涵蓋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患者的全人全程管理網上平臺和首個跨區域的泌尿腫瘤MDT網上會診平臺實現上述。
作為“中國泌尿腫瘤MDT會診平臺”創始人,葉定偉表示,多學科專家聯合診斷、聯合治療是惡性腫瘤最有效的診治方式,可為患者制訂精準的個性化治療方案,提高患者質量。從2017年4月啟動MDT遠程聯合會診以來,在線起病例,所有病例都得到了國內專家的確診意見,并落實了后續治療。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秦曉健教授表示,MDT遠程醫療大大降低了患者舟車勞頓之苦,其會診的病例數據也將納入專門的數據庫,一些疑難病例的診斷經驗實現全國共享。此外,“中國泌尿腫瘤MDT會診平臺”上病人全部的就醫資料也能保存在云端,未來有望實現對患者的全程疾病管理。
葉定偉團隊牽頭的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精準篩查”項目2017年啟動以來,篩查工作組在上海市內開展了20次社區活動,成立16個“前列腺癌精準篩查社區服務站”,面向廣大群眾宣傳泌尿腫瘤防治知識,開展前列腺癌篩查;另一方面,在全國范圍內聯合當地醫療機構開展前列腺癌篩查工作,建立了包括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在內的11家“前列腺癌精準篩查”,針對前列腺癌高危人群進行免費PSA篩查。
2019年,“前列腺癌精準篩查”項目將繼續在長三角地區的10至20家基層醫療機構開展,惠及更多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