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建行理財子公司獲批 買理財將更便捷
備受關注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再出重磅消息。5月22日,銀保監會官網披露,日前,中國銀保監會批準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業。
銀監會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將進一步豐富機構投資者隊伍,通過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理財產品,增加金融產品供給,為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提供更多新增資金,更好地滿足金融消費者多樣化金融需求。
另外,其他批準設立的理財子公司也在抓緊推進正式開業的各項準備工作。另還有多家商業銀行設立申請已獲受理。
工行總部相關人士表示,工銀理財注冊資本為160億元人民幣,注冊地為北京,主要從事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發行私募理財產品、理財顧問和咨詢等資產管理相關業務。據介紹,資管新規發布以來,工商銀行發行的符合新規要求的理財產品規模已超過3500億元,形成了固定收益類、股權類、混合類等多維產品布局。工銀理財成立后,將加快推出符合新規要求和客戶需求的理財產品,通過項目投資、債券投資、資本市場投資等多種途徑,不斷增強對實體經濟的綜合服務能力,并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凝聚更多力量。
根據建行此前公告,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不超過人民幣150億元,為公司全資子公司,注冊地為深圳。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除了工行、建行,銀保監會已相繼批準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建立理財子公司。
據安永統計,截至2019年4月,共有31家銀行披露理財子公司籌建計劃,其中大行6家、股份制銀行9家、城商行14家、農商行2家。
不設銷售起點金額,理財投資收益有望提高
銀行機構之所以對設立理財子公司熱情高漲,與其寬松的政策不無關系。
銀行理財子公司新規進一步允許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且不設置理財產品銷售起點金額。這意味著銀行理財產品將更加豐富,可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而且銀行1元理財時代即將到來。“理財新規”的出臺將銀行理財產品從5萬元的銷售起點降到了1萬元,
同時,《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放寬了對客戶首次購買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的要求,只要通過該公司渠道(含營業場所和電子渠道)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即可。面簽環節可以省去了,不用再跑到銀行營業廳去“雙錄”,大大方便了客戶。
另外,一位國有銀行相關負責人指出,銀行理財子公司投資范圍限制放寬后,有利于提升理財投資收益,與眾多的民營金融機構去搶奪市場。
資管領域競爭加劇 人才爭奪戰已拉開
可以預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落地,倚靠著母行的資源渠道,具備足夠的實力和其他資管公司競爭,將攪局整個理財市場,特別是與公募基金業務“短兵相接”。
不過,鴻坤財富CEO陳永旗認為,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市場巨大,而且在不斷增長中,國外財富管理市場也是形成多層次多主體的市場,不會只有一個主體,除了銀行、信托、證券公司,機制更加靈活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也是有市場的,可以服務不同層級的客戶。
據陳永旗介紹,鴻坤財富2018年才成立,未來要在全國24個城市布局,廣州分公司已在近日落地。
但競爭更加激烈是不可避免的,目前人才爭奪戰已漸激烈。
從之前多家銀行披露的人才需求看,不僅有權益類,也有量化、ABS乃至債券以及衍生品方面的人才需求。如一家大型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此前公開招賢納士,急尋權益一級、二級市場負責人和股票投資經理,以及熟悉權益市場的信息和宏觀研究負責人,其中重點考慮排名前十的公募基金核心崗位人才。
有第三方財富公司內部人士也透露,公司為了挖人才毫不吝嗇,只要看中的,多貴都要請進來。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