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有兩種一種可補肝益腎一種可疏肝下氣
茱萸有兩種,即山茱萸和吳茱萸,雖只有一字之差,但作用卻無相似之處,用時要加以區別。一種可補肝益腎,一種可疏肝下氣。我們常用的六味地黃丸用的是山茱萸,利用其補肝益腎的功效。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這兩種茱萸的一些相關知識:
一、山茱萸為山茱萸科落葉小喬木植物山茱萸除去果核的果肉。主產于浙江、安微、河南、陜西、山西等地。10~11月間,果實成熟時采摘,用文火烘培或置沸水中略燙,及時擠除果核,曬干或烘干備用。別名:棗皮
1、用于肝腎虧虛,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陽萎等證。本品補益肝腎,既能補精,又可助陽,如六味地黃丸。即以本品配伍熟地、山藥、澤瀉等,為治肝腎陰虧,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等證的基本方。又如草還丹,以之配伍補骨脂、當歸、麝香,治腎陽不足,陽萎、滑精等證。
2、用于遺精滑精,小便不禁、虛汗不止。本品有良好的固澀作用。如上述六味地黃丸即可用于陰虛遺精,草還丹又可用于陽萎滑精。如小便不禁,當配桑的、覆盆子、益智仁、沙苑子等同用。又以本品配伍人參、附子、龍骨、牡蠣等藥治大汗不止,體虛欲脫之證,也有良好的功效。
二、吳茱萸為蕓香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吳萸、石虎、或破毛吳茱萸的將近成熟果實。主產于貴州、廣西、湖南、云南、陜西、浙江、四川等地。8~11月果實尚未開裂時,剪下果技,曬干或低溫干燥,除去枝葉、果、梗等雜質。并用甘草湯制過應用。
1、由于吳茱萸能溫中散寒,又善解肝經之郁滯,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故常用于脘腹冷痛、疝痛、頭痛及虛寒泄瀉。治脘腹冷痛,可配干姜、木香;治寒疝腹痛,可配烏藥、小茴香。若治中焦虛寒、肝氣上逆所致的頭痛、吐延沫,可配人參、生姜等,如吳茱萸湯。至于脾腎虛寒之久瀉、五更瀉,可與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同用,即四神丸。
- 標簽:六味地黃丸能治陽萎嘛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