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腎陽虛和腎陰虛?很簡單!
在中醫的角度來說,很多的病雖然表面看上去差不太多,但是仔細分一分的話,它的產生原因是不一樣的,所以也可以分成不同的,疾病,比如說腎虛情況的話,在中醫角度來說,就可以分成腎陰虛和腎陽虛兩種,那么這兩種我們平時應該如何去分辨的,其實常簡單的。
腎虛分,腎陰虛主要表現為熱證。而腎陽虛則表現為寒癥。對于腎陽虛患者來講,一般會出現怕冷、肢涼、腰背酸痛、陽萎、早射、性欲減退、、尿少、面色無華、舌體肥胖、小便清長等腎虛的癥狀。那么中醫上能有效的溫陽補腎,治療腎陽虛的中藥都有哪些。
中醫上具有補壯陽效果的中藥很多,如附子、干姜、肉桂、肉蓯蓉、仙茅、淫羊藿、陽起石、骨碎補、巴戟天、川續繼、狗脊、補骨脂、山藥、胡桃肉、金櫻子、復盆子、菟絲子、鹿茸等。
3.看二便。小便發黃、便秘的人多屬于陰虛;小便清長、大便溏稀的人多屬于陽虛。
4.看年齡。一般來說,中青年人容易腎陰虛,中老年人容易腎陽虛。中青年人負擔重,身體物質消耗多,很容易出現物質匱乏的狀況,所以多出現陰虛;中老年人就不同,他們身體物質消耗小多了,但他們身體器官逐漸衰老,功能往往不好,所以往往出現功能性腎虛,就是腎陽虛。
腎陰虛與腎陽虛的共同點也比較多,比如精力不足、腰膝酸軟、頭昏耳鳴、衰老加快等。如果出現了腎虛可以試試紳挺效果就挺好的,另外還有兩虛的情況,所謂陰極及陽、陽極及陰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應該學會用整體的觀點看腎虛,辨證治療。
其實不管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他們,都是腎虛,他們也有一些相同點,而且相同點是比較多的。比如說,患了腎虛的人,他們都會有腰膝酸軟的情況出現,而且明顯的力非常的不足,除此之外,衰老的要比其他人更加的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