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丸可以抗衰老?醫(yī)生提醒:不能自行服用有5個注意事項
很多人問,能否服用六味地黃丸延緩衰老增強抵抗力?答案是,不能自行長期服用六味地黃丸,因為六味地黃丸不是保健品,有些情況是不宜服用的,應該在中醫(yī)師的指導下根據個人身體情況決定服用劑量和療程。
在各種文獻報道中,六味地黃丸治療的病癥涉及一百多種。最常見的是用于治療亞健康狀態(tài)、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所以很多人把它當作保健藥品在長期服用。同時,作為治療藥品,它在高血壓、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等疾病的治療和輔助治療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六味地黃丸只適用于腎陰虛的人,而腎陽虛者不可用。如果沒有明顯腎陰虛的癥狀,不適宜于自行長期服用六味地黃丸,而且長期服用容易增加人體肝腎功能的負擔,在中醫(yī)師的辨證論治下服用。
六味地黃丸最開始是是宋代著名的兒科大家錢乙在《小兒藥證直訣》中所記載的,根據醫(yī)圣張仲景著《金匱要略》中的“金匱腎氣丸”衍化而來,顧及到小兒“純陽之體”的特點和“脾常不足”的缺點,去掉了藥性猛烈、溫燥的附子與桂枝。由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6味中藥組成。適應癥為: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
方中重用熟地黃,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藥。山萸肉補養(yǎng)肝腎,并能澀精;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精,共為臣藥。三藥相配,肝脾腎,稱為“三補”。但熟地黃的用量是山萸肉與山藥兩味之和,故以補腎陰為主,補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澤瀉利濕泄?jié),并防熟地黃之滋膩戀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溫澀;茯苓淡滲脾濕,并助山藥之健運。三藥為“三瀉”,滲濕濁,清虛熱,平其偏勝以治標,均為佐藥。六味合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藥用量重于“瀉藥”,是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并補,以補腎陰為主,這是本方的配伍特點。
1.腎陽虛者不宜服用。例如以下癥狀:畏寒怕冷、腰背冷痛、性功能減退、陽痿、早泄、小便清長、余瀝不盡、尿少或夜尿頻多;嗜睡、多夢、自汗;須發(fā)易脫落、早白等
2.消化不良、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脾胃虛弱的人可以選擇在飯后半個小時以后再服用,避免長期服用對胃腸造成的。
5.服藥期間, 忌辛辣肥甘之品,以免辛熱傷陰、肥甘生濕助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