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寧:農村致富能手參與“精準扶貧”
位于壽寧縣清源鎮陽尾村的瑞興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有110名社員,其中20人屬于建檔立卡貧困戶。每當公司需要招工時,都會寫上“優先錄用貧困家庭人口”的用工標準,根據貧困戶的勞動能力,給予安排不同的工作崗位,每天人均工資150元。
這家企業是由陽尾村的致富能手張樹林創辦的。除了發展生豬養殖外,公司還種植高山晚熟葡萄及金牡丹茶葉。
近年來,該縣積極發揮村級干部和農村致富能手作用,利用他們熟知村情、懂得生產經營的優勢投入精準扶貧工作,引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作為陽尾村致富帶頭人,張樹林也滿腔熱情地參與到幫扶群眾的工作中。
60歲的張奶長是陽尾村的精準扶貧戶,長期以來,他僅靠打打臨工和種點茶業維持生計,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的,妻子長年生病吃藥,加上兒子騎摩托車時意外將一行人撞倒,賠了十幾萬元,一家的生活更是舉步維艱。張樹林了解到他家情況后表示:“來我公司上班。只要勤勞肯干,年齡大些沒關系。”如今,張奶長在公司農忙季節,每月的工資收入可達3000多元。
在壽寧,現在有越來越多像張樹林這樣致力于幫扶貧困戶的致富能手和能人。他們在自己致富的同時,帶著貧困村民干、推著貧困村民富。
今年41歲的大安鄉亭溪村村民葉生原在外開超市。2014年村里進行富硒富鋅生態農業開發,乘著這個東風,他將生意交給親友打理,自己與妻子回到村里辦起了農家樂,生意很紅火。隔年,他又與弟弟一起成立了“土籃子”農業公司,種植富硒富鋅水稻和果蔬,并結對幫扶村里的10多戶計生困難戶、精準扶貧戶。在他的帶動下,村里另外3家農業開發公司也分別結對幫扶另外的20多戶貧困戶,公司除招收他們務工給予每天150元的工資外,還用高于市場價的價格收購貧困戶種植的農產品。
計生困難戶葉孚騰原本在家靠種田地維持生計。后來,葉生讓他一家三口都到自己公司上班,每月工資三人合計上萬元,此外,葉孚騰還將荒蕪多年的田地開墾出來種植水稻賣給公司,每斤可賣10元。“在家一年,比別人出門打工賺得都多。”如今,葉孚騰一家過上了幸福生活。
泮洋村村民陳國平等人在村黨支部的引導下回村建立了綠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花卉、獼猴桃、葡萄、蘆筍等,帶動村經濟發展。目前,該公司建有花卉100畝,獼猴桃300畝,葡萄30畝,蘆筍12畝,采用“公司+農戶+精準扶貧戶+”的方式,吸收了陳日棟、陳日孝等貧困戶、低保戶入股公司并在公司上班。
“我原本靠幾畝田地維持生活,如今在公司上班每個月有3000元工資,到年底還有分紅!”陳日棟對目前的生活很滿意。
目前,壽寧縣通過發動致富能手推廣“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建立了富硒富鋅水稻、茶葉、葡萄、獼猴桃、中藥材等27個,示范帶動及幫扶周邊近7000戶農戶精準脫貧致富。 □ 吳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