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身上這些部位凍不得!清明前后還會冷幾天
杭州市氣象臺15日06時17分發布今天、明天晴到少云,午后局部陰有雷陣雨;后天晴到少云。今天偏南風3-4級。今天白天最高氣溫38度,明天白天最高氣溫37度,明天早晨最低氣溫27度,今天平均相對濕度70%。
低溫刺激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環,從而引發急性胃痙攣、胃潰瘍、胃腸炎等。
突然的寒冷刺激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晝夜溫差懸殊,低氣壓、高濕度,容易刺激體內控制血管活動的神經,造成小動脈血管的持續痙攣,使得血壓驟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
男女有別,最該保暖的部位也會不同,如果凍著了,極有可能留下難纏的老病根。
腳踝雖然并不起眼,可是它分布著近十個重要的組織。腳部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腳踝可以說是聯系兩個心臟之間的重要樞紐。腳踝受涼,直接會對身體造成一系列損害。
事實上,整個腳部的保暖異常重要。因為腳離心臟最遠,是陽氣最難到達的地方,而多數女性氣血比較虛,會有足部冰涼的癥狀,倒春寒時節,腳部的保暖就更加不能忽視了。
而背為一身之陽,循行于后背的足太陽膀胱經就像鎧甲一樣著內在臟腑。如果忽略背部保暖,寒邪趁虛而入,鎧甲就會崩塌。
寒冷可通過背部影響局部肌肉或傳入內臟,引起腰酸背痛,還可通過頸椎、腰椎影響上下肢肌肉及關節、內臟,導致各種不適。
腰部也在后背,該部位是腎之腑,腎喜溫惡寒,男性一旦它覺得冷就會立刻“鬧情緒”,出現腰膝酸軟,陽痿早泄等,腰部受寒還常常會表現為腰部酸痛、刺痛、不能彎腰、活動受限等情況。
春捂早晚要捂,變天尤其要捂!養成每天查看天氣預報的習慣,在冷空氣到來之前做好準備,有備無患。
春捂不僅是不要過早,同時穿衣也不能過緊。春天是一個舒張的季節,應該讓人無拘無束,穿緊身的衣,阻礙了氣血的流動,容易把陽氣郁住,身體會更冷。
春天蓄積了一個冬天的陽氣,要往外發散,如果捂得太嚴實,就會導致鼻腔、牙齦、腸道、呼吸道上火。
所以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溫度變化來定,如果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1~2周,就可以解除春捂了。
一般來說,天氣的回暖至少需要10~15天,體熱的人如果“捂”了體容易出汗,就可以少捂幾天;老人和一些體質偏寒的人,“捂”著沒有身體冒汗、咽喉發干,可以多捂幾天。
馬上就是清明了,清明后還要寒10天,男女各有一個部位是萬萬不能受寒的,護住了它,就護住了全年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