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院”是冷宮也是棋子 民進黨當局“獨”害“臺北故宮”
“南院”是冷宮也是棋子
民進黨當局“獨”害“臺北故宮”(說臺灣)
要說這個世界上有人討厭故宮,那就非“臺獨”人士莫屬了。因為歷史上的外患內戰,臺海兩岸一邊一個故宮。臺北故宮讓“臺獨”勢力很糾結,既要借之“爭取國際的光榮”“讓世界看到臺灣”,又因為其不可撼動的中國屬性而欲除之。于是,2000年民進黨剛執政,“故宮南院”計劃就登場了。“南院”的立院宗旨是展示臺灣和亞洲文化藝術,換言之,再造一個沒有中國的“臺北故宮”。
陳水扁任上動土、蔡英文上任前試營業,建了10多年,花了80億元(新臺幣,下同),占地70公頃,2015年12月28日試營運后,進館人數與日俱減,別說外來游客,臺灣內部游的旅游線都不排這個點,“南院故宮”淪為冷宮,按臺灣人的說法是“蚊子館”。近日,國民黨參選人郭臺銘到“南院”所在地嘉義,對著記者鏡頭說:“讓蔡英文來看看這里(南院)的蚊子養多大了。”一份嘉義縣的民調顯示,超過六成的嘉義人認為“南院”已經成為了“蚊子館”。
空虛寂寞冷
“蚊子館”近景如何?一位臺灣網友的網上留言形象概括:看完可能會覺得空虛寂寞還覺得冷,一種落葉飄落的畫面,會覺得這里挺無趣的,建議經過或者在附近可以進去拍拍照……否則就不要太強迫自己去了。
“南院”建在嘉義縣太保市過去的甘蔗田里,當年陳水扁的“深情”喊話曾經打動人心:“過去這片土地滋潤了我們的物質,將來會滋潤我們的心靈。”但現在70公頃的占地,除了20公頃的展場建筑外,其余50公頃都是荒地,設計圖上的亞洲各國園區早已不提,“成為亞洲盧浮宮”的口號也成了笑話,只有“本土”和“亞洲”的初衷堅守了下來。“南院”的常設展是“嘉義發展史”“亞洲佛教藝術之美”“亞洲茶文化展”“亞洲織品展”“認識亞洲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