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重推廣輕研發”的藥企該吃“藥”了
作為A股的知名醫藥公司,步長制藥自IPO以來,其“市場及學術推廣”費用便一直備受關注。有記者統計2018年年據發現,“重推廣、輕研發”問題在上市醫藥生物企業中較為普遍。從總體上來看,超過200家上市醫藥生物企業平均銷售費用占營收比為24.09%,而平均研發投入占比僅為5.70%。
“不看廣告看療效”曾經是一句流行語,許多醫企的做法恰恰相反——在藥品的推廣上豪氣沖天,一擲千金,而在新藥的研發上能省則省,小氣得很。以某品牌滴眼液為例,該藥企2016年的廣告費用高達2.6億元,同年的藥物研發費用只有0.29億元。某家藥業2016年的營銷差旅費竟然高達4.18億元!“重推廣、輕研發”也不是近年的事,而是近十幾年來纏繞藥企的一個痼疾,一直為社會所詬病。
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藥品行業更是如此,一種新藥成就一家藥企并非,譬如“萬艾可”與輝瑞制藥。因此,許多國家的藥企都十分注重新藥研發,其研發投入往往會占到年銷售額的15%到20%。與這一數據相比,我們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不少藥企缺乏研發動力,只能在藥品銷售上,導致整個行業長期處于低水平競爭狀態,必將進一步拉大我國在原創藥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我不是藥神”的故事,可能還會上演。
藥企“重推廣、輕研發”,短視兼懶惰,該吃“藥”了。與其花大力氣搞研發創新,投入大、時間長、成本高且收益不確定,還不如用錢砸廣告,簡單、且有效。一些藥企便安于現狀,懶得在研發創新上花精力。捫心自問:、目光短淺的企業能走多遠?能成為“百年老店”嗎?當然,“重推廣、輕研發”成為藥企通病,問題恐怕也不僅僅出在藥企身上。是什么原因導致國內藥企創新意愿普遍不足,而對投機取巧有偏好?我們相應的激勵機制是否需要反思和優化?
人民網評:文明對話,綻放絢麗的亞洲之花最真誠的對話總能跨越千山萬水,沖破層層阻隔。2019年的初夏,古老而現代的張開熱情的雙臂擁抱世界,亞洲47個國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賓齊聚,迎來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性時刻。 “璀璨的亞洲文明,為世界文明發展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人類文明…【詳細】
人民網評:以實際行動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采用主持人加觀眾的互動形式,圍繞群眾關切和疑問,通過情景短片、專家點評和案例剖析,生動揭露P2P網貸平臺涉嫌非法集資的常見犯罪手法,詳細介紹防騙知識和自救技巧……在第十個全國機關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到來之際,聯合地方制作的特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