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縣:產業扶貧實現全覆蓋
5月24日,筆者在魯山縣扶貧辦獲悉。該縣通過產業帶動,11150戶、39031人穩定增收,產業覆蓋率100%,產業及增收措施疊加度406.9%。
近年來,魯山縣委、縣政府按照中央及省、市決策部署,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根本之策,培育壯大扶貧產業,創新“十百千萬”產業體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貧困縣摘帽提供了有力支撐。
科學謀劃,培育六大支柱產業。該縣依托資源條件,以傳統優勢產業為基礎,結合實際逐步培育了以血桃、藍莓、酥梨為主的特色種植業,以野豬、山羊等為主的特色養殖業,以山水游、文化游等為主的旅游業,以絲綿、蝎子、服飾等為主的加工業,以村級、戶用為主的光伏產業,以縣、鄉、村三級服務平臺為支撐的電商產業六大支柱產業,全縣上下形成了發展以產業為基礎,收入靠產業支撐的良好局面。
創新模式,建立“十百千萬”產業體系。緊緊圍繞六大支柱產業,本著“縣有支柱產業、鄉有主導產業、村有特色產業、戶有增收產業”的原則,在全縣打造了葡萄、食用菌、藍莓等十大特色產業園區;以十大特色產業園區為依托,在各鄉(鎮、街道、辦事處)著力打造了以“旅游、蔬菜、花卉、電商”等八大類為主的100個特色產業基地。目前,該縣有11150戶貧困戶通過產業基地帶動實現增收。積極推動各行政村建立合作社、培育帶貧企業,著力打造了以瑞亞牧業、天富野豬養殖、佳尚農業、藍沃藍莓等為龍頭的帶貧經營主體1000余個。全縣通過“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基地務工等模式,帶動10000多戶貧困群眾增收;通過建立“十百千萬”產業體系,形成了縣有園區、鄉有基地、村有帶貧經營主體、戶有增收產業的產業發展格局,實現了示范引領、基地帶貧、產業扶貧的脫貧發展目標。
出臺政策,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縣委、縣政府立足實際,出臺多項激勵政策,充分調動貧困戶發展、帶貧經營主體帶貧、特色產業帶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鼓勵貧困戶發展產業,先后出臺了《魯山縣關于貧困戶從事種植、養殖、務工等產業進行獎補的方案》《魯山縣貧困戶就業和發展產業項目扶持獎補方案》,對自主發展產業的貧困戶每戶每年給予5000元的獎補;為鼓勵帶貧經營主體切實發揮帶貧作用,研究出臺了《魯山縣扶持帶貧經營主體的實施方案》,根據帶貧經營主體規模及帶貧人數,給予最高40萬元的獎補;為推動特色產業健康發展,出臺專項扶持意見,制定了《魯山縣農家樂旅游獎補政策》《魯山縣藍莓、食用菌種植專項扶持獎補政策》,加大力度推進特色產業發展。這些政策性文件的出臺,構建了“企業+基地+貧困戶”“企業(合作社)+貧困戶”“企業+金融+貧困戶”等多種帶貧模式,形成了“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群眾受益”的產業扶貧格局。目前,該縣已累計發放各類獎補資金3100萬元,為帶貧企業累計提供各類貸款7.06億元,帶動全縣1.3萬戶貧困戶、2.9萬貧困群眾受益。
加強領導,保障產業扶貧健康發展。縣里成立產業扶貧專組,專職專責,統籌、指導全縣產業扶貧工作。在鄉(鎮、街道、辦事處)的統一指導下,村村設立產業發展指導員,有效推動產業扶貧扎實開展。目前,共整合資金2.9億元,用于產業扶貧項目,占全年整合資金的63%。建立產業發展“旬推進、月觀摩、季評比”工作機制,確保產業發展政策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產業扶貧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基礎。魯山縣將在平頂山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學習借鑒兄弟縣(市、區)在產業發展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鼓作氣,頑強作戰,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貢獻。”魯山縣相關負責人表示。(魯山縣委宣傳部 師紅軍)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