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先學會正確吃飯
作為健身初學者,不僅要學習動作上的要領,就連飲食習慣也許都要從新安排。擁有五年執教經驗、國家一級健身指導員覃青指出,千萬別以為這是小題大做,吃好了,吃對了,可以讓健身效果事半功倍;吃得不對,甚至損害。
健身初學者“吃”的大原則:飲食平衡
健身初學者大的飲食原則就是平衡膳食。覃青指出,人體內的酸堿度是中性偏一點點堿性,所以每天攝入的食物也要中性略偏一點堿性,這樣才能達到身體酸堿平衡,進而才有利于提高健身效果。健身初學者會發現,每次劇烈運動之后,皮膚會失去光澤,肌肉發脹,關節酸痛,這是因為糖、脂肪、蛋白質被消解,產生乳酸和磷酸,從而刺激人體的器官,讓人更疲憊,這時如果吃肉、魚蛋,反而不利于身體疲勞的解除,所以運動以后,不宜吃肉,而要吃堿性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豆制品,可以維持酸堿平衡,消除疲勞。
健身初學者在飲食上要“有原則”:
另外,在什么時間吃也很關鍵。運動半小時前可以吃少量的東西(瑜伽除外),如果是特別劇烈的運動,就提早一個小時吃少量食物,以容易消化的高纖維食物為主。此外,運動前后也可以吃一些可以排毒的水果,比如楊桃香蕉、梨子。
原則一:運動前以碳水化合物為主
低脂的碳水化合物容易消化,又能提供糖類,可以給運動提供能量的來源,比如米飯,土豆、通心粉或其他五谷雜糧,還可以加入水果,比如蘋果、梨子;或者吃一些高纖維的餅干加酸奶;也可以吃點葡萄干、巧克力,這樣就可以補充更多的能量。
原則二:運動后補充堿性食品,幫助恢復體力
運動一小時以后,可以補充堿性食品,幫助恢復體力。不要喝可樂,可樂會使體內酸度增加,第二天會更累。運動后也不要吃肉。可以喝牛奶,果汁(不加糖或少糖)豆漿、綠茶;也可以兩片面包加少量果醬,搭配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