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應邀于世界著名藥理學期刊著文
最近,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科技大學伙伴實驗室)劉良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應邀于世界著名期刊《藥理學與治療學》(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發表了題為「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cancer and autoimmune conditions: modulating cell metabolism and redox capacity」(治療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策略:調節細胞代謝和氧化還原能力)一文,系統地闡釋了中醫藥通過調節細胞代謝和氧化還原能力治療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共同的機理和科學基礎,促進了中醫藥的國際和推廣應用。
該期刊是藥理學和臨床治療學領域的世界著名期刊,2017年影響因子為10.376。在該期刊所發表的學術論文,均由該期刊編輯部特邀相關研究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著文,這說明澳科大在該研究領域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復雜性疾病(如癌癥和類風濕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和病理變化通常是由復雜網絡的多致病因素和多環節病理所構成,其中包括細胞過度增殖和細胞凋亡途徑異常,并且細胞代謝與氧化還原信號傳導途徑相互纏結。因此,對于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細胞增殖與分化異常的復雜性疾病,采用單一種化學成分而研制的藥物進行單靶治療,很難奏效,或最終治療失敗,并且耐藥將不可避免地發生。鑒于此,中醫藥的整體干預方法不失為治療該類疾病的主要方向之一。
劉良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長期致力于中藥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與抗癌研究,積累了許多中藥調節細胞代謝和氧化還原能力、調整腸道微生物群和免疫代謝等新發現。
該文系統地分析和總結了本課題組,以及世界各地從中藥及其他藥用植物中所分離活性成分對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細胞代謝和氧化還原能力的影響和作用機制的研究報告,作出了三方面的研究結論:
1)使用從中藥分離得到的化合物能夠調整機體細胞代謝和氧化還原狀態,從而有效地癌細胞生長和自身免疫疾病的炎癥反應;
2)新發現的細胞代謝和藥物作用靶點,能夠拓展藥物的重新定位、確定疾病診斷新的生物標志物、建立臨床治療新策略和研發新藥等,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3)未來,開發基于細胞代謝和氧化還原生物標志物的疾病診斷新工具、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重新配制優化的藥物成分組合配方進而研發創新藥物、聯合應用中藥和西藥標靶藥物治療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必將臨床治療學的新篇章。
該文的通訊作者是劉良教授和梁麗嫻博士,該研究由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資助。
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會場今天開幕。圖為記者在日上觀看一款腔鏡手術機器人對一顆葡萄進行“手術”模擬組織縫合的葡萄皮縫合操作。 記者張玉薇/攝 參展單位300余家 展出項目600余項 展覽面積超過18000平方米 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會場今天...
120家重點商企入賬59.2億同比增長7.3% 昨日是國慶假期的最后一天,早上七點首都機場T3航站樓安檢通道就排滿了等待安檢的旅客。這些旅客大都是假期來旅游和探親的返程旅客。 晨報記者王巍/攝 旅游總收入124.1億元同比均明顯增長 晨報訊(記者吳婷婷)國慶黃金周,市接待旅游...
國慶長假即將結束,昨日,站持續迎來返程客流高峰。圖為地鐵二號線站站外,剛下火車的旅客排隊等待進站乘坐地鐵。5日起,本市迎來返程客流高峰,首都機場、站、西站、南站周邊交通壓力突出。 晨報記者王巍/攝
今日,位于豐臺區南四環西119號(南四環花鄉橋東北角)的天壇醫院新院區試開診。“新天壇”樓群猶如一艘巨大的航母,一座參照大腦神經元結構設計的鋼結構包圍大樓是標志性建筑,也是醫院的門診一部專科門診樓。新院區面積大,院內提供智能、擺渡車等方便患者就醫。門診服務大廳自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