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著追著《那年花開》又狗血了
原標題:追著追著,《那年花開》又狗血了 張瑩 正在追看《那年花開月正圓》的觀眾慢慢發現,滿心期待的女
正在追看《那年花開月正圓》的觀眾慢慢發現,滿心期待的女版《喬家大院》越來越狗血了:吳騁喜歡周瑩,沈星移喜歡周瑩,王世均喜歡周瑩,趙白石喜歡周瑩,昨晚圖爾丹也了,全天下都喜歡周瑩——一部女企業家的故事,生生地變身瑪麗蘇大女主劇了。
追劇追到此時,不由得遺憾編劇格局不夠。《那年花開月正圓》取材于真實的人物:清末傳奇女子周瑩,拋頭露面打拼出一個商業帝國,成為那個年代難得一見的女富豪。電視劇以此為原型,想來會是周瑩在各種風雨中擔起家族振興大計,建造“商業帝國”的戲碼。劇情開頭,吳騁與周瑩的柔情蜜意,女主的生意經開始時,觀眾以為一部商業大劇就此展開,然而——、下毒、、暗算三角戀,女主在一群男人的感情世界里糾纏不休,分分鐘變成清末版“武則天傳”“羋月傳”。
吳騁死了,要風有風要雨得雨的混世沈星移被周瑩踢了一腳,卻發誓這輩子一定要收了周瑩,順著她慣著她;被的王世均成了千年備胎,當有人說周瑩是災星時,王世均一拳揍到人家臉上;周瑩被抓走,趙白石拼死從手中救下人質;豐神俊朗的青年縣令,在周瑩心里扎下了根……這些足夠撐起一部全世界男人都愛我的大女主套,加上冷不丁圖爾丹向周瑩,很多觀眾不免感嘆:一個頭腦聰慧,有情義有膽識的傳奇女子,就這樣倒在了編劇的低格局下。
商海沉浮、創業艱辛、頭腦、商業頭腦,在《那年花開月正圓》的編劇筆下統統變成了征服男人。原型周瑩經商天賦極高,懂得市場規律,棉花生產常是“三豐一歉雙平年”,她以豐補歉,提前以平年價格預訂了棉農次年的棉花,憑此舉吳家壟斷了陜西棉市多年。而在劇中,當周瑩陷入困境,不知道該做什么生意時,王世均提醒她收購棉花;當土布賣不出去時,迪化首富圖爾丹被一打暈自己的周瑩所打動:于是把她的土布全部買下來,還把自己的生意交給周瑩打理,還了……照這個劇情發展下去,周瑩建立的“商業帝國”,似乎全拜征服男人所賜!
因制作精良,《那年花開月正圓》開始便以恢弘大氣、跌宕起伏的劇情吸引了不少觀眾,但追著追著,狗血劇情不免讓人失望。歷史上的周瑩,有著對市場規律的精準認識,有超越那個時代的高明應用,她“誠實無詐,自律自戒”的商業,“月初一十五與下人同食”的同心,“以智取財,以商事國”的等等,足夠讓一部女性傳奇大劇精彩不斷。如果說通過大咧咧地走,不顧形象地吐瓜子皮,這樣表現商界女強人的個性太低端了。那么把商界傳奇女性的故事,僅僅局限在征服男人的橋段上,就是格局太小了,女主角的遠見卓識,人生智慧,在商海中的情深義重,才是電視劇要展現的血肉。
不知道觀眾追劇的耐心還能多久?馮小剛一句“垃圾觀眾”不知惹惱了多少人,如此這般將傳奇女子商界沉浮的故事拍成了狗血劇,“垃圾”這鍋真不該觀眾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