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奶商指數得分剛過及格線 父母給嬰兒喝奶存在誤區
新京報快訊(記者 郭鐵)5月28日“世界牛奶日”前夕,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荷蘭皇家菲仕蘭共同發布《2019中國奶商指數報告》。調查顯示,2019年中國奶商指數得分為60.7分,呈現出“意識高、知識少、行為差”的結構特征,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為描述中國人的喝奶現狀,項目組于2018年在國內率先提出奶商(Milk Quotient)概念,從喝奶意識、喝奶知識和喝奶行為三個維度,以指數量化的方式衡量國人在奶商方面的表現水平和結構特征。
調查顯示,2019年中國奶商指數為60.7分,僅比2018年多0.1分,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具體來看,喝奶意識得分最高,為84.6分,喝奶知識(52.8分)和喝奶行為(47.8分)均不及格。與2018年相比,只有喝奶意識得分有所提升,喝奶知識和喝奶行為得分均略有下降。
報告還顯示,學歷越高、收入越高、越年輕,奶商指數越高;而大專學歷、高中及以下學歷公眾,低收入公眾以及中年和老年公眾奶商指數均不及格。此外,近三成公眾認為“攝入乳制品只要喝奶就夠了”,乳制品攝入多元化的認識不足;六成公眾對乳制品的定位仍是“營養品”,沒有形成“乳制品是每日膳食必需品”的概念。
針對兒童乳制品攝入行為,調查發現父母給嬰幼兒補充乳制品時存在誤區。如7-12個月的寶寶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但有17.9%的父母給這一年齡段的寶寶攝入了母乳和配方奶粉外的其他乳制品。而13個月后的寶寶在斷母乳和配方奶粉后,有21%的父母沒有給寶寶及時補充其他乳制品。
荷蘭皇家菲仕蘭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楊國超建議,企業、行業協會等社會各方應從供給側角度,幫助國人提升乳制品消費量和奶商指數。接下來,菲仕蘭將聯合中國兒慈會為1000萬孤兒捐贈菲仕蘭奶粉,開展“為健康加杯奶”活動,發起奶商娃娃訓練營,并在六一前捐贈3000份奶商科普禮包,做到“提高奶商從娃娃抓起”。活動當天下午,菲仕蘭還向北京大學醫學部捐贈500萬元,用于支持兒科、婦產科、營養科等學科的學術研究和發展。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