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哭”吧 不是罪
“男人節”
近年來,要為男性申請一個節日的說法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認同。國際婦女節的日期是3月8日,呼吁把男人節的日期正好倒過來,這樣就特別好記。申辦“8月3日男人節”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目前,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在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一些男性的個性受得壓抑,“男人流血不流淚,哭鼻子才是女人”的認識,導致一些男性得不到社會的理解和關愛,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從心理和生理方面來看,設立一個男人節,讓男性解脫一下,有其現實意義,能獲得人們的響應。 但專家認為,設立“男人節”的意義并不如“婦女節”的大。幾千年來,男權主義占據了統治地位,婦女受壓迫、受歧視,設立婦女節,是基于婦女平等、解放的意義,而這正是“男人節”所不具備的。
所以要想解決男性現在的壓抑感,光靠一個“男人節”是治標不治本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男性提高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樹立與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人生觀。
男性不是絕對的“強者”
男性要承認自己是生理上的弱者。這是客觀存在而不是男性的恥辱,所以男性不應當誤入自己是“強者”的誤區。
習慣上,人們把女性稱為“弱者”,認為她們體能差,在社會競爭中處于劣勢。而科學家的研究表明,男性才是生理上的“弱者”。人類的“免疫基因”存在于X染色體上,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而男性只有一條。由于男性基因微弱,一旦基因出現問題,沒有后備基因,所以從胚胎時期起,男嬰的生命力就比女嬰要脆弱,死胎率高,成活率低,各類遺傳疾病的發病率也比女嬰要高;而有些疾病的并發癥也比女性的要嚴重一些,比如腮腺炎會對男性的生殖系統有不良影響而對女性就沒有。